顯示器(Display)的演進可以參考以下連結

  螢幕演進整理

簡單整理一下,面板的發展方向從 CRT > CCFL-LCD > LED-LCD > AMOLED

目前最普遍的顯示器是 LCD 搭配 LED backlight,此篇介紹也以此為主。

 

 

  • 面板(Panel) vs 顯示器(Display)

 

很多人會把面板跟顯示器搞混,面板是組成螢幕的主要零件,把面板連上AD board、裝上外殼(housing)及腳架(stand),就成了賣場可以買到的顯示器。

面板業跟DRAM業一樣,需要極為鉅額的研發及製程支出,固定資本投資非常可觀,整個產業處於大賺大賠的週期性循環。大陸近年面板產能急起直追,台廠這幾年已少有擴廠投資,很遺憾的幾年後台灣廠商應會漸漸淡出這個產業。

panel.jpg

panel2.jpg

 

  • Display架構

 

將顯示器外殼拆開,會發現內部出乎意料的簡單,只需幾項零件即可讓螢幕顯示畫面:

  1. Panel
  2. 訊號線
  3. OSD board及連接線
  4. AD board (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)
  5. Power 電源
  6. VGA (訊號輸入)

 

舊的CCFL-LCD panel會多一個升壓器(inverter),用以啟動CCFL背光,功能類似日光燈的點燈器;新的LED-LCD panel因為所需電壓小,不需要inverter。

 

 

  • Panel:看懂datasheet

 

身為一個 PM,如果負責 Display 相關產品,panel 的 datasheet 常讓新手看得頭昏眼花,不知道重點在哪。但因面板業尚處在技術不斷發展演進的階段,展品週期更新很快,評估、導入新 panel 可是 PM 重要的基本功。

以下以 17"AUO led panel 為例,大部分需要的資訊都在【2.1 Display Characteristics】這一小節。

http://www.datadisplay-group.de/fileadmin/pdf/produkte/Displays/AUO/G170EG01V1_Datasheet.pdf

 

  • Screen Diagonal(尺寸)、Active Area(作動區)、Weight(重量)、Physical Size(長寬高)

    這幾項是面板的物理性質,是機構評估面板能否跟機殼順利組裝時,主要關心的項目,通常需要跟廠商拿 3D 圖檔或樣品來實際測試。要注意尺寸(17")的值,指的是對角線的長度。

     

  • Pixel(畫素)

    畫素:對應螢幕的寬高比,基本上是越高越好,例如這片 panel 畫素 1280:1024,將其約分後為 5:4。過去螢幕曾以 4:3 為主流,目前市面上 16:9 的比例已快要一統江湖;為什麼不是比較接近黃金比例的 16:10 成為主流?聽說是因為 16:9 的比例,面板廠裁切時利用率最高、成本最低,所以成為當前主流產品。

    • 特定的解析度會有英文縮寫,PM至少要記住常用的尺寸,例如VGA:640x480XGA:1024x768HD:1920x1080

    下圖取自wikipedia

     

  • White Luminance(亮度)

    Brightness 亮度,單位為 Luminance 流明,常用 cd/m2   表示,或是在數值後方加上 nit。

    亮度依使用環境需求不同,並非越亮越好,一般室內環境螢幕亮度適合約 150~200nit 這個亮度區間,過暗或過亮都會讓眼睛疲勞。

    • Sunlight readable 陽光可視:因為在陽光下環境亮度太高,戶外使用的螢幕常有看不到畫面的問題,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提高亮度。

      Transflective 技術:一般螢幕顯像方式類似下圖左(Transmissive),背光穿過液晶顯示畫面;電子紙顯像方式類似下圖右(Reflective),本身不發光,靠反射光線顯示畫面,所以在黑暗的環境是看不到電子紙的(例如 Kindle)。而Transflective(半穿透半反射)技術,可以視環境亮度切換背光/反射模式,曾經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,不過隨著 LED 背光普及,高亮度變得便宜且容易取得,Transflective 技術也漸漸淡出顯示器應用。

      AG(Anti-Glare):類似噴砂的霧化處理,使光線散射,倒影狀況模糊化,給使用者沒有反光倒影的錯覺;但實際上反光並沒有降低太多,而且畫面經過散射後解析度和對比會降低。

      AR(Anti-Reflective):用破壞性干射來抗反射,達到降低反光倒影的目的,又能兼顧螢幕高畫質高對比的需求,但價格貴很多。

      以下連結對抗反射技術有較深入的探討:

      https://www.ptt.cc/bbs/Stock/M.1360595585.A.24F.html

       

  • Support Color(色深)

    此片 panel color 為 6-bits+FRC,6-bits   代表紅綠藍三原色各可以有 26   種階層,所以組合起來總共可以顯示 26x26x26=262144 色,一般以 262k 表示。

    目前較好的螢幕都支援到   8-bits,也就是28x28x28=16777216 色,一般以 16.7M 表示。

    FRC 是一種模擬技術,用抖動的方式讓 6bits 的 panel 調整出 8bits 的效果,一般以 16.2M 表示。

     

  • Temperature range(使用溫度)

    分為 operating/storage(作業溫度/儲存溫度)兩套數值,一般來說 storage 的 range 會比 operating 來的寬,此片 panel 可以支援 -30~85℃ 是相當不錯的規格,可以用在要求廣溫的工業電腦上。

 

  • Panel-AD board訊號線

 

信號:不同 panel 有固定接收的訊號格式,舊的 panel 使用 TTL 訊號,目前 panel 廣泛使用 LVDS(低電壓差分信號)訊號。但 LVDS 訊號通道有限,隨著近年面板解析度越做越高,LVDS 難以支援高解析度面板應用,需要新的解決方案。因此高解析度 panel 訊號規格之戰悄悄的展開;競爭暫時由 eDP(Embedded DisplayPort)領先,廣為大尺寸螢幕採用;MIPI 則是另一種可行的選項,在手機、平板使用上較為普及。

 LVDS conn  

線材:Panel cable本體多為銅線包覆塑膠皮,接頭部分以 IPEX 及杜邦接頭這兩種較為常見。因顯示畫面的線材容易被外界訊號影響,常需要增加 EMI 的 shielding 或 filter 來防止雜訊干擾。

FFC (Flexible Flat Cable) 軟性扁平排線 & FPC (Flex Printed Circuit) 軟性印刷電路板 

1. 兩者皆具有柔軟、隨意彎曲折疊、厚度薄、體積小、連接簡單、拆卸方便、易解決電磁屏蔽(EMI)等優點。
2. FFC Cable 的價格成本優於 FPC Cable,普遍做為各種電路板之間的連接 Cable。
3. FPC 適合使用在對體積有特殊要求或彎曲設計之產品,直接裝置電子零件,如連接器、電阻、電容、LED 等元件,可成為特定功能的電子產品,不單純只是 Cable。
4. 一般 FPC/FFC Cable 使用相同 Connector,除非 FPC 特別訂製不同板厚。

 

 

  • AD board & OSD

 

A/D board (analog to digital)

主要功能是訊號轉換,將各種訊號傳輸介面(VGA、DVI、HDMI…)轉換為面板可以接收的訊號(LVDS、eDP…)現在 A/D board 已經發展成熟,價格依支援解析度高低、支援訊號介面多寡而有所差異。NB、AIO PC 使用的 MB,設計成有直接輸出 panel 訊號的能力,無須透過 AD board 轉換。

OSD (On Screen Display)

原意是螢幕顯示畫面再上層的操控介面(如下圖),不過也常用來稱呼螢幕下方的按鈕,透過 AD board 控制螢幕的亮度、對比、位置等參數。

工控使用有時會用到 VR 旋鈕,藉由轉動旋鈕調整亮度。一般螢幕都會有一個最低亮度,將亮度設定到最低也不會完全黑暗;工控有時會遇到需要螢幕完全黑暗的應用,可以調整螢幕到亮度為 0 的功能稱為 dimming。

 

  • 常見的影像介面:VGA、DVI、HDMI、DP

 

VGAVideo Graphics Array

四種介面中最舊的格式,且是唯一的類比(analog)訊號,適合舊的 CRT 螢幕,輸出到 LCD 螢幕需轉換為數位訊號。電腦產生的數位訊號,轉換為 VGA 類比訊號,接到 AD board 後再轉換成數位訊號給panel,經過兩次轉換後,無法避免有失真的問題,因此 VGA 的畫質在四種介面中最差,逐漸被淘汰中。

 

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

較早的數位訊號規格,因為希望取代 VGA,分為三種 type:DVI-A(analog)、DVI-D(digital)、DVI-I(integrated)分別為類比、數位及兩種訊號皆可的混合型。數位訊號部分有單鍊(Single Link)及雙鍊(Dual-link)的差異,單鍊只能支援到 1920x1200 解析度,雙鍊可以支援到 4K2K。

 

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

基本上 DVI 在影像輸出的能力跟 HDMI 是一樣的,差別只在於 HDMI 還能傳輸聲音訊號,因此廣為電視所採用;電腦螢幕因為不一定有喇叭,較沒有使用 HDMI 的必要。HDMI 規格持續在更新,目前最新版是 2013 年公布的 HDMI 2.0 規格,可支援 4K 解析度。

 

DPDisplayPort

HDMI 是由 Sony、Panasonic、Philips、Hitachi、Toshiba、Thomson、Silicon Image 等 7 家國際級家電大廠所共同制定,而 DisplayPort 則是由視訊電子標準協會(VESA)推動。

DP 規格較晚制定,勝過 HDMI 的優勢有    1.雙向式音訊傳輸    2.可同時支援多台顯示器    3.免會費、免授權金

目前幾乎所有電視都使用 HDMI 規格,DisplayPort 主要用在電腦螢幕。

 

除了以上的四種常用影像傳輸介面,還有其他較少使用的規格如:AV端子(Composite) 、色差端子(Component)、同軸電纜(BNC)、Thunderbolt、mini VGA、mini/micro HDMI、S-video等等

arrow
arrow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