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

春秋五霸:

史記版:宋襄公→齊桓公→晉文公→秦穆公→楚莊王

後面四人比較沒有爭議,而宋襄公的部分,只有史記將其算做一霸;其它的版本有以 鄭莊公(辭通)、越王勾踐(荀子)、吳王闔閭(白虎通)、吳王夫差(漢書注) 等人替代宋襄公,頗具爭議。

 

時間

事件

典故

西元前770年

東周開始

周幽王想廢太子-宜臼,改立褒姒的兒子-伯服為太子,但宜臼不甘被廢,請外祖父申侯幫忙。申侯聯合西戎、犬戎一起進攻,把幽王、伯服都殺了,宜臼成為周平王;周室東遷雒邑,東周開始。

秦襄公出兵支援平王,受封諸侯,秦國正式成為一個國家。

烽火戲諸侯

西元前722年

鄭莊公《鄭伯克段于鄢》

鄭莊公母親-武姜偏愛其弟-共叔段,在母親的請求下莊公把「京」分封給他,共叔段不斷擴張領地、累積實力,莊公則一直容忍,直到確定段要判亂的日期後才出兵討伐。擊敗段之後,鄭莊公恨母親,令人將武姜送往城潁,發誓不到黃泉,永不相見。不久便思念母親後悔了,潁考叔藉機表示,只要挖條隧道,能看見泉水,就能完成莊公的心願又不違背誓言。隧道掘成後,莊公和武姜分別走入隧道,鄭莊公說:「大隧之中,其樂也融融!」武姜說:「大隧之外,其樂也泄泄!」母子最終團聚。

欲擒故縱

黃泉見母

多行不義必自斃

言不由衷

西元前685年

齊桓公即位

齊襄公晚年,齊國內亂,公子糾的師傅管仲保護公子到魯國、公子小白的師傅鮑叔牙保護公子到莒國。齊襄公被謀殺,繼位的公孫無知隔年也被殺害,糾跟小白爭搶著回國繼位。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,傳說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,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,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;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,高傒立其為國君,是為桓公。

齊桓公在鮑叔牙的力薦之下,起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,「尊王壤夷」,成為一代霸主。西元前651年在葵丘會盟,齊桓公達到了聯合諸侯、稱霸中原的目的。

老馬識途

管鮑之交

一鼓作氣

風牛馬不相及

西元前659年

秦穆公即位

秦穆公的故事非常多,總的來說是個知人善任、知錯能改的賢君。

他剛即位時是齊國最鼎盛的時候,穆公19年齊桓公過世。穆公24年晉文公即位,32年晉文公過世。

穆公4年,虞國被晉國所滅,大夫百里傒成了奴隸,被當做秦穆公夫人的嫁妝送給秦國。百里傒逃跑,被楚國人抓住,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回來。百里傒舉薦蹇叔,表示蹇叔是個有遠見的人;在百里傒前兩次打算出仕時都勸阻他,事後證明果然百里溪之前考慮的君主都惹禍身亡;可惜後來蹇叔勸阻百里傒去虞國做官時,百里溪不聽,才落得成為亡國奴。兩人都被秦穆公任用為大夫,開創秦國大局。

秦穆公謂伯樂

五羖大夫

西元前650年

晉惠公即位

申生、重耳、夷吾 三兄弟,他們父親是晉獻公,晚年時晉國內亂,申生被殺、重耳、夷吾出逃。之後夷吾靠秦國幫助回晉國即位,是為晉惠公;即位後立刻撕毀與秦國的割地協議。幾年後晉國飢荒,請求秦國支援糧食;隔年秦國饑荒,晉國卻不願協助,反而出兵進攻秦國。秦晉大戰,秦國靠著三百野人這支奇兵,扭轉劣勢,俘虜了晉惠公。晉國割了河西之地、且將太子圉送到秦國當人質,惠公才被釋放。

穆公亡馬

 

西元前650年

宋襄公即位

春秋五霸中最有爭議的宋襄公,西元前642年齊桓公過世,宋襄公率領聯軍協助齊孝公即位,一度在諸侯間很有影響力。但在後來在跟楚國的[泓水之戰]時,宋襄公堅持要等楚軍渡河、完成列陣之後才攻擊;結果宋軍慘敗,襄公大腿中箭,次年因重傷而薨。襄公的堅持詮釋了春秋時代的貴族精神,而宋國在此戰之後失勢,再未能在歷史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
宋襄之仁

西元前636年

晉文公即位

晉惠公在位14年過世,過世前原本在秦國當人質,還娶了秦國公主的太子圉,獨自逃回晉國。隔年惠公過世,圉即位成了晉懷公。秦穆公大怒,從楚國迎來了重耳,並把被圉拋下的公主改嫁給重耳(圉是重耳的親姪子)。隔年護送重耳回晉國,繼位為晉文公,子圉被殺。之後晉文公尊王(周襄王)、擊敗楚國,秦國都出兵支援,兩國真的是秦晉之好。但秦晉圍攻鄭國時,鄭國大夫燭之武成功煽動了秦晉兩家間的間隙,讓秦晉互相猜忌而退兵。

晉國於城濮之戰擊敗楚國,之後於踐土會盟受封為諸侯首領,稱霸中原。

秦晉之好

退避三舍

燭之武退秦師

西元前628年

晉文公過世

晉文公過世隔年,有一個鄭國人來到秦國,表示願意當內應,秦軍攻城時會開起城門。穆公不顧蹇叔、百里傒的勸阻出兵,部隊卻被鄭國的愛國商人弦高騙回;但又不甘空手而歸,便順手滅了滑國。當時滑國是晉的勢力範圍,且晉文公剛死,在別國國喪時用兵違反國際禮宜。晉太子-襄公發兵追擊,於[殽]這個地方大破秦軍,無一人得脫者,擄秦三將以歸。

過兩年秦軍報仇,擊敗晉軍,穆公回到殽阨為當年陣亡的將士發喪,宣讀<秦誓>,要後代子孫不要再犯他的錯誤。

弦高犒秦師

西元前623年

穆公稱霸

西戎使者-由余分析中原跟西戎的治理,讓穆公驚為天人「孤聞鄰國有聖人,敵國之憂也。今由余賢,寡人之害,將奈之何?」於是使計,送戎王女色絲竹讓他沉迷,留下由余讓他們君臣猜忌,最後由余只好投奔秦國。

穆公37年依由余的計策攻伐西戎,益國十二、開地千里;周天子贈送金、鼓作為賀禮,穆公至此才算完成霸業。

 

西元前613年

楚莊王即位

楚莊王剛繼位時年紀小,朝政由大臣把持,楚莊王只能裝做喜好玩樂、不問國事,還宣布「有敢諫者,殺無赦」。但是大臣伍舉還是進諫了,而有了「三年不蜚,蜚將沖天;三年不鳴,鳴將驚人」的佳話。之後經過一段內亂內戰的時期,楚莊王終於誅殺權臣,楚國得以向外爭霸。

楚國先後伐庸、麇、宋、舒、陳、鄭等國,均取得勝利。楚莊王征伐陸渾之戎,一直打到洛水邊,派人向周天子問九鼎之輕重。

西元前598年,楚軍興兵圍鄭,迫鄭降,晉聞訊派兵救鄭,兩軍於邲會戰。邲之戰,楚軍大破晉軍,成就莊王的霸業。

一鳴驚人

問鼎中原

莊王葬馬

楚莊絕纓

~西元前500年

《晏子春秋》

晏嬰/晏子,身材短小,其貌不揚。但頭腦機敏,能言善辯。歷任齊靈公、莊公、景公三朝,輔政長達87餘年。

孔子:「救民百姓而不夸,行補三君而不有,晏子果君子也!」 、「不以已之是,駁人之非,遜辭以避咎,義也夫!」 、「晏平仲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

司馬遷:「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,成禮然後去,豈所謂『見義不為無勇者』耶?至其諫說,犯君之顏,此所謂『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』者哉!假令晏子而在,余雖為之執鞭,所忻慕焉。」

南橘北枳

華而不實

諫殺燭鄒

晏子使楚

二桃殺三士

約西元前551年~約西元前479年

孔子

孔子的故事太多了,就不多敘述了。

三歲父親過世,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

孔子先後 [問禮於老聃,學鼓琴於師襄子,訪樂於萇弘]

西元前502年魯國發生三桓之亂,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。齊景公想任用孔子,被晏嬰勸阻,孔子只好重回魯國,聚徒講學。魯定公九年~十三年,孔子出任中都宰、一年後升任司空、後以大司寇。後因看不慣魯定公的作為,離開魯國周遊列國,但均未獲重用。顛沛流離十四年後,被迎回魯國尊為國老,終年七十三歲。

《春秋》

《論語》

西元前528年

楚平王即位

西元前514年

吳王闔閭即位

西元前496年

越王勾踐即位

西元前495年

吳王夫差即位

吳楚越的愛恨情仇

伍子胥家族歷代在楚為官,先祖就是向楚莊王進諫的伍舉,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,負責教導太子建。太子被奸人費無忌所誣陷,父親伍奢跟兄長伍尚都被牽連處死。伍子胥出逃,一路經宋國、鄭國、陳國,在陳國昭關急的一夜白頭,才得以逃到吳國。

到吳國後協助公子光,派遣專諸刺殺吳王僚(魚腸劍),公子光奪位成為吳王闔閭。闔閭重用伍子胥,並用伍子胥發掘的孫武為元帥(就是孫子兵法的孫子),發兵擊敗楚國,破楚首都郢;子胥掘楚平王墓,鞭屍三百,報父兄之仇。

前496年,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,中箭,闔閭傷重不治;死前囑子夫差,勿忘殺父之仇。孫武及伍子胥幫助吳王夫差治國練兵,助夫差成功大敗勾踐,報仇雪恨。越王勾踐投降求和,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。越國用財寶賄賂吳太宰伯嚭,並獻上美女西施。夫差為伯嚭所讒,於西元前484年賜死伍子胥。子胥在憤恨之餘,留下遺言,要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,掛在東城門上,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。

勾踐向越國臣民下詔罪己,然後去吳國給夫差作奴僕,親嚐糞便,最終騙得夫差的信任,三年後獲釋放回越國。勾踐回國後臥薪嘗膽,重用范蠡、文種等人,「十年生聚、十年教訓」。而其後夫差北上稱霸,於黃池大會諸侯,勾踐趁虛而入,攻入吳都姑蘇,殺吳太子。西元前473年,越軍圍困吳都三年後終於破城。夫差求降不得而自殺,吳亡。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,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。至此,年逾五十的越王,在徐州與諸侯會盟,與諸國共同尊輔周室,當上了春秋最後一代霸主。

日暮途遠

倒行逆施

如火如荼

三令五申

臥薪嘗膽

沉魚落雁

戰國

戰國早期,秦國、燕國實力較弱。比較強大的是晉、齊、楚、越四國。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,專齊政,形成「田氏代齊」的局面。公元前473年吳被越所滅。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,公元前453年,形成趙、魏、韓「三家分晉」的局面,號稱「三晉」。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,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。公元前403年,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。楚國在春秋末年被吳國入侵,國力受創,至戰國初年開始恢復,在南方稱霸。

時間

事件

典故

西元前440年~

西元前381年

吳起生平

傳奇的大軍事家吳起,出將入相,撼動歷史的人物。

吳起是衛國人,耗盡家財求官不成,鄉里的人笑話他,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,逃出衛國。拜曾申為師,學習儒術。吳起的母親病逝,他沒有回家奔喪,曾申惱怒吳起不孝,和他斷絕師生關係;吳起於是棄儒學兵,侍奉魯國季孫氏門下。魯穆公想任用吳起出戰齊國,但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,魯穆公對他有所懷疑。吳起於是殺掉自己的妻子,表示不偏向齊國。魯穆公任命吳起為將,率軍大敗齊軍。但吳起被流言中傷,魯穆公將吳起免官;季孫氏也因懈怠賓客被殺,吳起遂離開魯國投奔魏國。

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,進攻秦國;魏國全部占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,並在此設立西河郡,由吳起擔任首任郡守。吳起擔任將領期間,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,吃一樣的伙食,睡覺不鋪墊褥,行軍不乘車騎馬,親自背負綑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。魏文侯過世,魏武侯即位;魏武侯聽信讒言要殺吳起,於是吳起離開魏國投奔楚國。

楚悼王仰慕吳起的才能,任命吳起擔任令尹,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。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,向南攻打百越,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、蒼梧郡一帶。前381年,楚、趙兩國大敗魏軍,諸侯都畏懼楚國的強大。

但吳起的變法招致了楚國貴族的怨恨,楚悼王去世,楚國貴族立刻發動兵變推翻吳起。貴族們用箭射傷吳起,吳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屍處,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,大喊:「群臣叛亂,謀害我王。」吳起被亂箭射死。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君王的屍體屬重罪,將被誅滅三族。楚肅王繼位後,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,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。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。

與吳起同為衛國人的商鞅,受吳起的影響很大,如商鞅變法中的[徙木立信]和[什伍連坐法],都是仿效吳起的措施。

殺妻求將

舟中敵國

西元前362年

秦孝公即位

商鞅變法:商鞅早年學習法家、兵家、雜家思想,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。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,並說如果不用商鞅,一定要殺掉他,不能讓他投奔別國。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,語無倫次,於是皆不採納。

秦孝公頒布求賢令,廣求賢才,商鞅入秦。第一次商鞅用帝道遊說孝公,被拒;第二次用王道遊說孝公,也被拒;直到第三次改用霸道,才得到孝公的肯定。最後兩人暢談富國強兵之策,孝公聽時十分入迷,暢談數日毫無倦意。

前338年秦孝公卒,商鞅下場跟吳起一樣,得罪太多貴族,處死後屍身車裂示眾。

富國強兵

徙木立信

作法自斃

西元前342年

孫臏鬥龐涓

齊國軍師孫臏先以[圍魏救趙]之計,在桂陵之戰擊敗魏軍,生擒龐涓;再於馬陵之戰直接擊殺龐涓,魏國無力再戰。

秦國趁機攻魏,商鞅騙魏軍主將-公子卬要和談,將公子卬俘虜,於魏軍沒有主將的時候進攻;魏軍大敗,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求和。

圍魏救趙

添兵減灶

ZH-战国七雄地图

戰國後期,韓滅鄭、趙滅中山、魏滅衛、楚滅越&魯、齊滅宋,剩下七雄爭霸

戰國七雄:齊、楚、燕、韓、趙、魏、秦

西元前333年

蘇秦披六國相印

西元前309年

張儀逝世

合縱連橫

蘇秦、張儀相傳均為鬼谷子徒弟。(孫臏龐涓傳說中也是鬼谷子徒弟)

蘇秦協助趙王說服各國聯合抗秦,成為縱約長,披六國相印,趙肅侯封其為武安君。並用計激怒張儀,入之於秦;後來張儀得知蘇秦的提攜之情,遂不為攻趙之策。

秦國重用張儀,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,史稱「連橫」。先拉攏楚國伐魏,再擊破楚;後至魏國為相,合縱瓦解。

懸梁刺股

前倨後恭

西元前294年

白起初戰

西元前257年

白起逝世

戰國第一殺神白起

據梁啟超考證,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約兩百萬人,死在白起手上的就佔了二分之一。
前293年,伊闕之戰:韓、魏、東周聯軍攻秦,白起大破聯軍,殺24萬人,陷5城。
前278年,鄢郢之戰:白起水淹楚國首都鄢城,城中軍民被淹死數十萬。楚頃襄王遷都陳丘。楚國詩人屈原於此戰後徹底絕望,不久後於汨羅江投江自盡。
前273年,華陽之戰:趙、魏兩國進攻韓國的華陽,秦昭襄王命白起率兵救趙。斬首魏軍13萬,殺死潰退渡河的趙軍2萬人,魏國割南陽求和。
前264年,陘城之戰:白起領兵攻韓,陷野陘城、汾城,斬首5萬。
前260年,長平之戰:白起攻下韓國野王城,使韓國上黨地區與首都新鄭交通斷絕。韓桓惠王大為恐慌,派出使者向秦國獻上黨郡求和;上黨守將馮亭不願降秦,乾脆將上黨獻給趙國。秦軍轉而進攻趙國,秦將王齕攻取了上黨,繼續向長平進攻;趙孝成王派廉頗駐軍長平,堅守不出戰。秦相范雎實行反間計,讓趙孝成王派趙括替換廉頗。秦昭襄王得知趙括擔任主將後,暗地裡派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。趙括取代廉頗後反守為攻,發動突擊,反被秦軍包圍,趙軍被困45天,趙括中箭而死。趙軍40餘萬降秦,白起將其全部坑殺,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人放回趙國報信。
白起晚年功高震主,因抗命被秦昭襄王賜死。

狹路相逢勇者勝

紙上談兵

血流成河

遠交近攻

西元前284年

五國聯軍攻齊

齊國為戰國東方第一強國,在齊湣王時,國勢強盛,侵燕滅宋。後來燕人復國成功,燕昭王一心想著復仇。樂毅幫燕國合縱成功,聯合燕、秦、韓、趙、魏五國聯軍,於濟西之戰大敗齊軍,並妥善分配利益,讓各國退兵。接下來5年,樂毅接連攻下齊國70餘城,被封為昌國君,剩莒和即墨兩城未能攻下。結果此時燕昭王過世,燕惠王立,齊國田單施反間計,使燕以騎劫代樂毅,樂毅被迫出奔趙國。田單使用火牛陣擊殺騎劫,並趁勝追擊將70於城全部收復。

燕惠王責備樂毅避亡到趙國,樂毅回以一封《報遺燕惠王書》,其中提及「先王」十數次,強調對燕昭王的忠心;並留下千古名句「君子交絕,不出惡聲;忠臣去國,不潔其名」,並沒有表示任何對燕惠王的怨懟,優雅轉身讓後人景仰。

田單復國

毋忘在莒

西元前251年

平原君逝世

戰國末期秦國一家獨強,其他六雄合縱也難以抗衡,僅剩趙國在趙武靈王[胡服騎射]後國力大進,還能與秦國有來有往。平原君趙勝是趙武靈王之子,趙惠文王的弟弟,和齊國孟嘗君田文、魏國信陵君魏無忌、楚國春申君黃歇合稱戰國四公子。擅長拔擢人才,對朋友有意氣,曾因包庇 魏齊 而被秦王扣留。拔擢趙奢,[狹路相逢勇者勝],於閼與之戰擊破秦軍,趙奢被封為馬服君,獲得與廉頗、藺相如同等的地位。可惜之後長平之戰,趙孝成王以趙奢的兒子趙括替換廉頗,導致一敗塗地,都城邯鄲被秦軍包圍。

平原君前往楚國求援,在客卿毛遂的幫助下,成功說服楚王,派出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;平原君也向魏國求援,但魏王畏懼秦國,表面上派晉鄙帶兵救援,私底下叫他按兵不動;好在有信陵君竊符救趙、矯殺晉鄙,馳援趙國。三國合力,最終解了趙國之危,但也只延緩了秦國統一的時間而已。

負荊請罪

脫穎而出

毛遂自薦

西元前247年

嬴政繼位

西元前221年

秦王朝開始

嬴政的父親-秦莊襄王異人,早年只是太子安國君20餘個庶子之一,繼承王位的機會很低,被送往趙國當人質。長平之戰後,趙國本來要殺掉異人洩恨,在呂不韋的運作下,順利逃回秦國,還成為太子安國君的繼承人。前250年秦昭襄王過世,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,在位三天後突然去世。異人繼位,即秦莊襄王,任命呂不韋為丞相,封文信侯。魏國的信陵君之前因竊符救趙,不敢回魏國,在趙國待了十年;前247年,秦國進攻魏國,信陵君才決定回國,組織燕、趙、韓、魏、楚五國聯軍,在黃河以南擊敗秦軍,乘勝追擊至函谷關,秦國被迫放棄黃河以東土地求和,一時間局勢彷彿打回100年前。但隨之後鄭國渠完工,秦後勤能力大增;加之魏王猜忌信陵君,派人替代其上將軍的職務,信陵君也推託有病不再上朝。同年,秦莊襄王過世,嬴政繼位時年僅13歲,秦國政治主要掌握在三大外戚勢力手上(韓、趙、楚)。前239年,嬴政命弟弟成蟜率軍攻打趙國,成蟜叛秦降趙,秦王派軍平亂,成蟜於屯留自殺。(韓國外戚清除)同年嫪毐封侯,因為秦國封侯相當困難,推斷是嫪毐平定成蟜之亂,才有功封侯。隔年嫪毐發動政變,據說是因為嫪毐跟嬴政母親-趙姬有染,生了兩個孩子,東窗事發才不得不政變。這次準備不周全的政變迅速被鎮壓,嫪毐被夷三族,趙姬跟呂不韋被流放。(趙國外戚清除)

嬴政在李斯、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「滅諸侯,成帝業,為天下一統」的策略。具體的措施是:籠絡燕齊,穩住魏楚,消滅韓趙;遠交近攻,逐個擊破。

前227年,嬴政滅了韓國、趙國,過程雖一度被趙國名將-李牧所挫,但離間成功,讓趙王賜死李牧後,便順利的拿下韓趙兩國。此時燕國太子單派遣的刺客-荊軻,前來進獻城池地圖,圖窮匕現,刺殺嬴政失敗。嬴政大怒,派王翦進攻燕國,攻陷燕都薊城,燕王喜逃往遼東,並獻上太子單的人頭,才得以苟延殘喘幾年。前226年,秦軍進攻魏國,魏都大梁城防工事堅實、地形易守難攻,王賁引黃河、鴻溝水灌入城內。大梁城被水浸近三個月,城牆崩壞,魏王假投降,魏國滅亡。前225年,嬴政遣李信攻楚,想不到昌平君在關鍵時刻叛秦歸楚,李信一敗塗地。前224年,秦將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陷楚都壽春,俘楚王負芻。昌平君在收到楚王負芻被俘的消息後,被楚軍大將項燕(項羽的祖父)擁立為楚王,在淮南地區繼續進行反秦事業。在王翦追擊下,昌平君戰死、項燕自殺。前222年,王賁奉嬴政之命,掃除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,俘虜了燕王喜及代王嘉,燕國徹底滅亡。前221年,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,由燕國南部南下,一路勢如破竹,幾乎沒有抵抗,大軍直抵齊都臨淄,齊王不戰而降。秦帝國成為中國歷史上,第一個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,這一年秦王嬴政三十九歲。

禮賢下士

虛位以待

奇貨可居

《諌逐客書》

圖窮匕現

arrow
arrow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