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,刀槍不入》


本書是作者大衛.哥金斯(David Goggins)的自傳,被歸類為勵志書。一開始確實蠻勵志的,但作者後來挑戰越來越高、成就越來越扯,讀著讀著覺得這已經超越正常人類的範圍了吧?看到後面激勵效果反而被沖淡了一些。
作者是美國黑人,小時候父親家暴、母親離婚,母子回老家跟外公外婆生活,老家小鎮上種族歧視問題嚴重。哥金斯成長過程中對打籃球有著熱情,加入籃球校隊但沒有成為職業球員;高中畢業後渾渾噩噩的結婚、離婚、暴肥、做著一份不喜歡的工作,懷疑人生。

前半生是不得志的社會底層,一不小心後半生就要在自怨自艾、怨天尤人中度過。但某天作者下定決心,要加入海豹突擊隊!但是要加入海豹需要通過智力跟體能測驗,作者付出極大的努力,拚命讀書、減肥、鍛鍊體能,受訓過程中生病、受傷退訓兩次,第三次終於通過訓練,成為海豹突擊隊的一員。
到這裡已經非常勵志,可以拍成電影了,但哥金斯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,參加超過60場超級馬拉松、超級鐵人三項、完成陸軍遊騎兵學校和空軍戰術管制組訓練、還打破「引體向上」的《金氏世界紀錄》。


《我,刀槍不入》


哥金斯在海豹受訓時遇到困境,黑人的身體密度較高,雖然在陸路地上很有優勢,但在水中浮不起來(!?),偏偏海豹訓練強調的就是水下作業,使得他多次陷入困境。
書中有附一張超級馬拉松比賽的照片,其他選手是中等身高、細瘦身材,只有哥金斯又高又壯、非常突兀,感覺他的身材去跑超馬是相對不利的。
他參加了幾場超級馬拉松後,才發現自己有心臟中膈缺損,原來之前一直用功能受限的心臟在比賽,手術修復心臟後,成績還可以更上層樓!
哥金斯確實有很強悍的心態,但身體素質也不是一般的好,說是萬中選一可能都還太小看了他。
哥金斯在體能上強悍無匹,代表海豹突擊隊舉辦全國巡迴招募活動,也前往前線參加戰爭,立下汗馬功勞;但是職涯無法突破,20年的軍旅生涯最後以士官長退役。

後期的哥金斯累積很多成就,達成各種挑戰都輕描淡寫,書中提出一個名詞「心智繭皮」,經過磨練的心智就像皮膚長繭一樣,越來越堅硬、不容易受傷。
早期的哥金斯就跟一般人一樣,面對生活的壓力、自我的懷疑,反覆崩潰又重建,掙扎著該努力還是放棄。
節錄書中一段感人的母子對話,這時哥金斯在海豹突擊隊第二次受訓時受傷,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挑戰第三次受訓,同時女友告訴他自己懷孕了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帕姆說要回家告訴父母這個消息。我送她到門口,然後倒在沙發上。在科羅納多,我覺得自己已經接受了該死的過去並從中找到了一些力量,但在這裡又再一次被吸進水底。現在不僅僅是關於個人和成為海豹的夢想,還有一個家庭要考慮,這讓賭注變得更大了。如果這次又失敗, 不只意味著我在情緒和經濟上歸零,也會把我的新家庭帶到那樣的境地。
媽媽回到家時,我把一切都告訴了她。當我們談話時,大壩決堤了,我的恐懼、悲傷和掙扎從身上傾瀉而出,我雙手抱頭啜泣。
「媽, 從我出生到現在,我的人生就是一場惡夢,一個越來越糟的夢魘。」我說,「我越是努力,我的人生就變得越難。」
「這我沒辦法否認,大衛。」媽媽知道地獄的滋味,也不想哄我,她從來都不想哄我。 「但我也很了解你,知道你會找到辦法度過難關。」
「我必須這麼做,」我邊說邊擦淚,「我別無選擇。」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閱讀過程中腦海常浮現這句話:只要你肯吃苦,就有吃不完的苦。
不過顯然哥金斯對於痛苦的態度已經昇華,如同《活出意義來》中所說,當生活中所有東西都被掠奪,人類剩下的「最後一件自由」:在既定環境中採取個人態度的能力。
對自己負責,面對痛苦、挑戰極限,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,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。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,而是我本可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d祥雲 的頭像
    Cloud祥雲

    飛揚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