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機板Mother Board 縮寫MB,為所有PC的基礎,通常是整台機器最貴的零件,也是訂定spec時主要的考慮要素。

一、主機板尺寸

下圖為主機板尺寸的比較,以及常用的尺寸規格。一般來說,主機板越大,可以支援的擴充功能就越多;過去的桌上型電腦,主機板多半是ATX的尺寸,近年因為技術進步,零件尺寸縮小,擴充的需求也減少,現在市面上桌機以Micro-ATX為主流,使用Mini-ITX的準系統也漸漸佔有一席之地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  

    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       

除了上面的標準規格,日常使用的筆電、平板、手機等裝置,也都有主機板在其中,為了配合特殊用途,各種歪七扭八的形狀都有。下圖為iPhone6的主機板,紅框部分為CPU-A8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     

 

下圖為Mini-ITX的MB,雖然擴充能力不如ATX的板子,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,剛好適合用來介紹常用功能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 

  • 主機板I/O(上方區域)
  • CPU、chipset(紅色外框)
  • SATA(藍色外框)
  • RAM(棕色外框)
  • PCIE(黃色外框)
  • ATX power(綠色外框)

 

二、主機板I/O

主機板上外露的接頭(connector)區域,通常在機器的背面,back panel就是指這些接頭,一般簡稱I/O(input/output),也有聽過有人用[海岸線]來稱呼此區域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  

常見的I/O接頭:

1. PS/2

舊的鍵盤滑鼠接頭,現多以USB取代

2. USB

近年泛用的連接器規格,USB 2.0速率約60MB/sUSB 3.0速率約500MB/s,一般2.0使用黑色接頭、3.0用藍色接頭來區分。最新的 USB 3.1 速度大概是 3.0 的兩倍,可以整合 display 訊號、可以支援高瓦數供電,搭配輕薄又可雙向使用的 type C 接頭,未來趨勢應該是各種裝置連接電腦都只需要 使用 USB type C 一種接頭即可。

3. VGA

這四種接頭功能均為影像輸出,VGA使用最廣泛、畫質較差,HDMIDisplay port均整合了影像及聲音兩種功能,於下一篇討論螢幕時會有更多介紹。

4. DVI

5. HDMI

6. Display port

7. LAN

網路線,標準規格為RJ45接頭。若主機板有wifi功能,也會提供安裝天線的接頭。

8. Audio

音效接頭,常見有line-inline-outmic in

9. 電源Power

讓系統啟動要有電源輸入,家裡插座提供110V 交流電源(AC),一般主機板吃12~24V直流電源(DC),因此需要有一個電源供應器(adapter)將交流電轉換為適合主機板電壓的直流電,桌機的電源供應器裝在機殼中,插上電源線(power cord)即可使用;筆電則會有外接的adapter,接收的DC電壓也跟桌電不同。

以下兩種接頭,家用電腦已經很少使用,但在工業電腦應用上仍然相當常見

1. LPT port

Printer port

Parallel port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既然都叫做printer port了,顧名思義是用來連接印表機的。不過現在印表機跟鍵盤滑鼠一樣,幾乎都使用USB介面,新機種上已很難見到這種接頭。

這種形式的接頭名稱叫做D-sub25DB25

2. RS232/422/485

COM port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COM port是目前工業規格大量使用的訊號傳輸形式,接頭名稱叫D-sub9DB9

RS232422485簡單來說數字越大,傳輸數率越快、傳輸距離越遠。

 

三、處理器(CPU) & 晶片組(chipset)

中央處理器主要分為兩種架構: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)以及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

CISC 是 Intel、AMD 使用的架構,台灣廠商 VIA-威盛 也曾經在 CPU 市場佔有一席之地,後來遭到 Intel 專利戰攻擊,被告到退出市場,最近似乎要下市了;近幾年 Intel 幾乎獨占伺服器、桌機、筆電市場。不過 AMD 在推出新一代 Ryzen 處理器之後,似乎有絕地大反攻的態勢,希望  AMD  好好加油,前幾年沒有競爭的情況下,Intel  推出新處理器都被眾人暱稱「擠牙膏」,每一代效能都只差一點點,這樣怎麼叫消費者買單?

歐洲網站最新 CPU 銷售統計,AMD 十年來首度超越 Intel

RISC 近幾年快速成長,與 CISC 相比優勢在於便宜跟省電,目前手機、平板裝置幾乎都使用 RISC 架構。RISC 架構的主要專利跟研發公司是 ARM ,高通、 Apple 從 ARM 取得 IP 授權,設計出自己的 CPU。聯發科跟大陸的華為海思、小米松果則是跟 ARM 買公板來封包成 CPU,產品的設計難度及性能相對較低。

過去 CISC 架構都要搭配 windows 作業系統,而 RISC 架構則搭配 Android 或 iOS。之前 Intel 想要進軍手機晶片市場,提供 Atom CPU 給華碩推出 Zenfone / Zenfone2系列手機,以 CISC 架構的 CPU 跑 Android ,一度讓人以為 Intel 要成功逆天了;可惜功耗、性能、相容性等問題不易解決,導致評價不佳, Intel 宣佈放棄手機市場,可憐的華碩繞了一圈,新的 Zenfone3 / Zenfone4 還是得用高通的 CPU。相較於 CISC  架構進軍手機市場失利,這幾年 RISC  架構  CPU 越來越快,高通已經宣佈近期要推出使用高通 CPU  搭載  Windows10  的電腦,可以預想到在價格跟續航能力上會有很大的優勢,

SoC:系統單晶片(System on chip)    曾經 Intel 使用南僑晶片連接低速訊號裝置、使用北橋晶片連結高速訊號裝置與 CPU。隨著技術進步,從 Intel 的 i 系列 CPU 開始,兩組晶片整合成了一組,變成 CPU + PCH 架構。而近期的筆電、平板 CPU,更直接將晶片組功能完全整合到了 CPU 內,CPU 即包含所有功能,此種設計簡稱 SoC。

 四、 SATA & storage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上圖為SATA訊號及電源二合一線材。

SATA 取代過去的 IDE 介面,為目前通用的儲存裝置訊號傳輸介面,現在主流為 SATA-III (6.0 Gbit/s)。隨著  SSD  逐漸取代 HDD,SATA  III 介面跟不上  SSD 的傳輸速度,各家廠商紛紛推出新的 SSD 介面,一時間  PCIe  Card、U.2、 M.2 各種新介面百家爭鳴,讓人看的眼花撩亂;還好最近局勢漸漸明朗,M.2  似乎要一統江湖了。

 M.2 介面 - 打破 SSD 混戰局勢的王者

 

「固態硬碟」SSD(Solid State Drive)。固態硬碟其實就是顆高容量且速度快的隨身碟,將固態硬碟拆開來,裡面是一片鑲有許多晶片的電路板。固態硬碟主要由控制器、儲存記憶體(FLASH Memory)所構成,快取記憶體(RAM)的部分則不一定都會有,看控制器本身的設計。固態硬碟是使用改變電壓值的方式來紀錄資料,記憶體顆粒從  SLC(單層)   =>  MLC(雙層) => TLC(三層),TLC 記憶體顆粒的優點是每個儲存單元能儲存三個電壓值,每個單位上能儲存的資料更多,因此可以有較低的成本。其實不論是速度或使用壽命,都是  SLC >MLC>TLC,  TLC  仗著唯一的優勢 - 成本,成為了當前的主流產品;理論上隨著技術進步,之後還會有 FLC(四層) 出現,進一步降低  SSD  的成本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SSD 比起 HDD,有著  速度快、耗電低、無噪音、抗震動  等優勢,唯一的劣勢是單位價格較高。講求安全穩定的工控系統較早導入,近年隨著市場成長、技術進步、成本降低,以 SSD 取代 HDD 的消費者越來越多。固態硬碟的另一項優勢,是體積可以做得很小,下圖從右到左為 3.5" /   2.5" / 1.9" /   mSATA。

 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五、DRAM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(Dynamic Random Access MemoryDRAM)經過一代代的進化,目前主流規格為DDR3,應該不久後就會演進到DDR4。不同世代的DRAM是不能互相替代的,module上設計有一個防呆凹槽,確保使用者不會插錯。DRAM除了有世代的差別,還有長短尺寸的差異,長的叫DIMM,用在桌機;短的叫SO-DIMM,用在筆電及準系統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DRAM決定電腦的暫存空間大小,很大程度影響系統的速度。理論上DRAM是越大越好,而一台機器可以支援多少DRAM,有以下幾點要注意:

  1. CPU規格:Intel網站CPUARK都會寫此顆CPU最大支援記憶體,例如J1900這顆CPU最大支援8GBram
  2. 作業系統:如果使用Windows 32bit作業系統,最大只能支援到3.2GBram
  3. Slot數量:一塊MB上可裝DRAM的插槽數有限,因為多重通道技術的關係,理論上使用多條低容量ram效能會勝過單條高容量,例如同樣是4GB,使用兩條2GBram效能會高於使用一條4GBram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的創見、威剛、金士頓等DRAM module,是把買來的DRAM顆粒(chip)打在PCB版上的終端產品,技術含量低,以品牌行銷為主,競爭者眾。而生產DRAM 顆粒的上游廠商,技術研發與擴增產能需要鉅額的資本支出,週期性的大賺大賠,經過幾輪競爭、整併後,剩下三家大廠:三星、美光、海力士,目前呈現寡占的局面。

進入DDR3世代後,除了原本的標準規格電壓1.5V,近期筆電上廣為使用低電壓、低耗電的DDR3L,電壓為1.35V

 

六、PCIE擴充槽

電腦曾經有五花八門的擴充介面,近年漸漸有大一統的趨勢,這裡介紹現在最常用的PCIEminiPCIe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上圖為  PCIE 的四種  size,長度與傳輸速率成正比,目前主流的  PCIE  3.0  協定,x1 單通道約 1GB/S ,理論上 x16  雙通道速度可以高達 32GB/S。  PCIE 主要用途在連接擴充裝置,最常使用於安裝需要大量頻寬的顯示卡。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Mini-PCIe 兩種主要的尺寸:full sizehalf size(全卡及半卡) 全卡跟之前介紹過的 mSATA SSD 一樣,多半連接  3G/4G module,須注意主機板上 MiniPCIe connecter 的訊號是  PCIE 或   USB Wifi module常做成半卡尺寸,也有以  miniPCIe 轉接成 SATA/LAN/USB 等等的  adaptor board

 

七、電源power

PSU (power supply unit):桌用電腦耗電較高,需使用較高瓦數的  PSU;筆電內建電池,用  adapter 充電;手機平板則只需用  USB 即可充電。PSU 可以負擔的瓦數越大,價格越高,對電腦也較有保障;耗電越接近  PSU 負擔上限,PSU 越會發熱,使用壽命也會縮短;  PSU 使用一段時間後,效率會變差,建議預算許可的話,儘量買好一點的  PSU。以下網頁連結可估算、建議系統使用的  PSU 瓦數

http://www.extreme.outervision.com/psucalculatorlite.jsp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桌上型電腦PSU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ATX connector

常見adapter電源接頭形式:

 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  

須注意世界各國有著各自不同的電源接頭,需搭配各國規格的 power cord

詳細資訊請參考

工業電腦PM經驗分享-MB主機板介紹

Adapter上貼著的安規貼紙,一般消費者只要知道 P=IV,所以上圖的貼紙 19V * 3.42A = 65W,也就是此 adapter 最大負荷 65W 的 power consumption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