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089385_2878092645546096_6592596523857477632_o.jpg

 

很推薦,有點硬,是一本會讓人希望它出現在自己書櫃上的好書。一開始看到作者是伯恩斯坦,還以為是寫《智慧型資產配置》、《投資金律》的作者,想說應該是本分享投資經驗的財經書籍。看一看覺得不太對,竟然從數字的發明開始寫起,旁徵博引各項歷史典故及術語的拉丁文字源,有種在看教科書的感覺?回頭去看作者介紹,才發現他是「彼得」伯恩斯坦,跟我以為的那位財經作家是不同人lol 作者擔任過經濟學教授,在商業銀行管理過基金,創辦彼得.伯恩斯坦公司以及發行《經濟學與資產組合策略》雙月刊,理論與實務經驗兼具。

財報狗在推薦序中說「這本書的口吻很像哈拉瑞的《人類大歷史》」,個人蠻有同感。本書主題是風險的歷史,切入角度非常特別,從數字的發明開始講起,順著時間推進,一個一個介紹在人類建構「風險」這個概念上有貢獻的人物。 此書出版於將近25年前,書中即神預測衍生性商品的泡沫。作者文筆非常好,書中出現大量的歷史人物,除了如數家珍的介紹他們的生平貢獻以外,還信手拈來他們的論文,並以春秋筆法進行針砭。不得不佩服竟然有人會去看這些幾百年前的論文,也慶幸自己可以看到作者整理後的精華。

為了賭博、為了國家發展、為了避險,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,先賢們在時代環境的限制下做出突破,驅動著文明的進展。產生「風險」這個概念後,人類發展出了「統計」以及「投資」兩門學科。可惜大學修這些課之前沒看過本書,學了些計算、推導的方法而不知道應用,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下渾渾噩噩結束課程。個人覺得《風險之書》之於統計學、投資學,跟《世界觀》之於物理學、《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》之於存在主義一樣,應該列為課程的入門必讀,讓人了解一門學科的來龍去脈,知道自己學這科目是為了什麼;想到大學時那去脈絡化、見樹不見林的修課方式,還是覺得很可惜。

 

節錄一些想要紀錄下來的段落:

 

「長期來說,我們都會死。經濟學家給自己派的任務太輕鬆、太無用,在驚濤駭浪的經濟狂瀾中,他們只告訴我們,等暴風雨過去,海上就會風平浪靜。」但我們先得熬過短期的波動。當務之急是不讓自己沒頂,我們不能坐等風平浪靜。即使風平浪靜到來,也無從知道:是否下一場暴風雨到臨前也有得短暫休息。 「在平均值本身就變幻莫測時,靠均值回歸預測未來趨勢是很危險的。賴肯斯坦與杜塞特的預測是假設未來跟過去類似,但自然法則可沒有規定必然是如此。如果未來真的發生全球溫室效應,那麼連續好幾年酷熱難當後,不見得會連續好幾年寒冷不堪。如果一個神經官能症患者,病情惡化成為精神病,憂鬱症就會變成一輩子的事,不再偶爾發作而已。如果人類徹底破壞了環境,水災之後就不見得會有旱災。如果大自然不能回歸到平均值,就失去連續性,屆時任何風險管理都不管用。高爾頓早已看出這一可能,並警告道:「平均值只是一種現象,只要多添加一個因素,就可能變成跟常態不盡相同的規畫。」

大多數人代代相傳,生活模式相當穩定。但自從兩百多年前,工業革命開始,有那麼多「單一因素」 加入「平均值」之中,使「常態規畫」變得愈來愈難界定。面臨斷續的危機,一向理直氣壯的既有趨勢忽然變得毫無意義,再以它做決策的依據就很危險了。


 

大公司在避險工具跌跤

 

一九九四年,看起來相當健全、明智、講理性、高效率的風險管理產品,忽然出了問題,使原本靠風險管理業者抵擋風險的客戶損失慘重。令人意外的還不止事件本身:真正令人震驚的是,受害者中還有幾家聲望著的大公司,包括寶僑、吉卜森卡片公司(Gibson Greetings)、德國金屬公司(German Metalgesellschaft AG)等。

避險工具反而給人帶來麻煩,但問題不能怪它。相反的,公司若在避險工具上賠錢,通常代表稍早已經賺了一票。如果石油公司在防範油價下跌的避險措施上賠錢,在此之前,油價一定曾高漲,讓它大賺而種下避險失靈的因;如果航空公司在防範油價上漲的避險措施上蒙受損失,也必然是因為油價曾經下跌而降低過營運成本。

衍生性金融商品為知名大公司帶來災難,原因很簡單:主管增加這些企業暴露在波動風險下的機會,而沒有設法減少。他們把公司的財務部門變成營利中心,把機率低的事件當作永遠不會發生。每逢在承擔定額損失或賭博之間做選擇,他們總是決定賭一把。他們忽略了投資最基本的原則:要賺大錢就必須承擔賠大錢的風險。


 

至少就理論上而言,期貨投機長期下來會賺錢,因為有太多人靠物價波動的風險為生。結果波動的標價往往過低,這情形在期貨市場上尤其明顯。生產者對損失的厭惡給予投機者先天的優勢,這種現象稱為「現貨貼水」(backwardation)。


 

炒作鬱金香

選擇權同樣歷史悠久。亞里斯多德在《政治學》(Politics)第一部,就定義選擇權是「建立在舉世皆準的原則上的理財工具」。著名的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投資熱潮,真正的交易對象是鬱金香選擇權,而不是鬱金香本身—當時的交易方式,都已跟現代一樣成熟。鬱金香盤商為了確保價格上揚時,手頭有足夠的存貨,就購買稱為買權 (calls)的選擇權;這種選擇權賦與盤商要求賣方依照事先約定的價格,提供鬱金香商品的權利,但沒有購買的義務。希望在花價下跌時獲得保障的花農,可以購買賣權(puts),屆時就有權要求對方依照約定價格買下貨物。購買選擇權的人必須付「權利金」(premium)給賣出選擇權的人,以做為承擔風險的代價——這筆錢是用來在價格上漲時補貼出售「買權」的風險,或在價格下跌時補貼「賣權」的風險。

順道提一句,有關十七世紀的荷蘭因濫用選擇權,爆發弊端而惡名在外的鬱金香狂熱的研究,近年來有很多新發現。事實上,選擇權似乎讓更多人有機會進入一個原本對他們封閉的市場。鬱金香投資泡沫使選擇權蒙上汙名,其實是既得利益者排斥外人介入瓜分利益,別有所圖的刻意渲染。 


 

我們不能把未來輸入電腦,因為拿不到這種數據,所以我們灌進一大堆過去的數據,以做為創造決策機制的燃料。但這兒有個邏輯家的陷阱:擷取自現實生活的過去數據—管它是線性或非線性構成的—是一系列的事件,而不是一組獨立的觀察,而機率法則需要的卻是後者。歷史只提供一種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樣本,而不是幾千種各自獨立、隨機分布的數字。即使有很多變數分布在類似鐘形的曲線上,也絕對算不上完美。再一次,「似真理」並不等於真理。紊亂就埋伏在這些偏離與不完美之中。

最後,風險管理的科學即使能控制舊的風險,有時卻會創造出新的風險。我們對風險管理的信心更鼓勵我們冒本來不會冒的險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這麼做是有益的,但我們必須提高警覺,不可增加系統承受的風險。研究顯示,安全帶反而會鼓勵駕駛人開車更橫衝直撞。結果是意外次數增加,雖然重傷害是減少了。做為避險工具的衍生性金融商品,會引誘投資人變成一味追求報酬的投機飛車大王,涉足企業界的風險經理人根本不予考慮的冒險行為。一九七0年代末引進「投資組合保險」,鼓勵了前所未見的資產投機。同樣的,保守的投資法人進入未曾嘗試的領域時,都會採取廣泛的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—但分散投資並不保證不會賠錢,只能防範不至於一下子就輸個精光。

 

數字比直覺更可靠

電腦螢幕上羅列的一串串數字、花花綠綠的顏色、精美的圖表,最能讓人安心,也最具說服力。我們全神貫注看著畫面,卻常忘記電腦只會回答問題;它不會提問題。每當我們忽略這個真相,電腦就會助長我們在觀念上所犯的錯誤。只根據數字生活的人或許會發現,電腦已取代古代神諭的地位,指導一般人如何管理風險和做決策。

然而,當數字明顯的比直覺更可靠時,我們也不可排斥。正如康納曼和特沃斯基告訴我們的,直覺常摻雜前後矛盾和短視的成分。曾任英國皇家天文台台長的傑出數學家愛里(G. B. Airy)在一八四九年寫到:「我崇拜理論、假設、公式,以及所有能在單調乏味的觀察所產生的絆腳石與泥淖中,幫助犯錯的人尋回正途的東西。」

本書的中心議題就是,書中介紹的傳奇人物,承先啟後塑造出過去四百五十年來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。無論在工程、醫藥、科學、理財、商業、甚至公共行政方面,至今影響卓著的決策都遵守一套秩序井然的程序,比從前全憑直覺的做法完善得多。這麼做不僅避免也掩飾因判斷錯誤所造成的大災難。

從文藝復興時代的賭聖卡達諾算起,幾何學家巴斯卡、律師費瑪、波爾羅亞修道院的僧人、紐恩登的牧師、賣縫紉用品的葛朗特、大腦不靈光的高爾頓、丹尼爾·伯努利與他的伯父傑可伯、不喜人群的高斯與口若懸河的凱特爾、愛開玩笑的馮·紐曼與深思的摩根斯頓、虔誠的棣美弗與持不可知論的奈特、黝黑的布萊克與喋喋不休的休斯、阿羅與馬科維茨——這些人都改變了風險觀念,使它從「蒙受損失的可能」變成獲利的良機,從命運與原初設計變成以機率為根據、面面俱到的未來預測,從無助中找到做選擇的方向。

凱因斯雖然反對機械化的應用機率和量化不確定性,但他也承認這一脈思潮對人類有深遠的影響:「大家都認為採取行動時,接受機率的指導符合理性,可見它的重要性;公認行動時應把機率列入考慮,也足證它值得依賴。因此,機率成了『生活指南』,正如十七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家洛克(John Locke)所說: 『就我們思慮所及,上帝只提供了非常含糊的機率。我想,這也滿符合祂安排給我們的,平庸而尚處試用的地位吧。』」
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d祥雲 的頭像
    Cloud祥雲

    飛揚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