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望太高導致有點失望的書。
作者劉潤是在羅輯思維開課的老師,作者經歷相較其他老師沒有特別突出,文筆算是中等;可能因為全書涉及主題太多、篇幅有限的關係,每個概念都快速的跳到結論,大部分內容其他老師都講過了,可以說是一本羅輯思維重點整理。
個人覺得羅輯思維幾位老師,經歷特別突出的是吳軍、內容特別豐富的是萬維鋼,而這種涵蓋很多面向的書,最推薦李笑來的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。
書中比較有爭議的部份是作者特別強調努力、勤奮:
如果把獲得能力的能力具象化,就是:怎麼只用2年時間,獲得別人5年的能力?
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和研究,甚至畫了74個數學模型。經過嚴格的數學推演,最終,我找到了答案。這個答案就是:加班。別人一天工作8小時,我一天工作16個小時,是不是就有可能用2年獲得別人5年的能力呢?
看到這一段真的讓我笑出來,感覺是在一本正經的講幹話?不過作者是很認真的鼓吹加班,自豪自己是個拚命三郎,把工作當成玩樂玩上癮。
紀錄一下有所啟發的部份:
⬤ 各家經濟學派的重點整理。
⬤ 指出「馬太效應(Matthew effect)」、「複利效應(Compound Interest)」、「指數型增長(Exponential growth)」其實是同一個概念。
⬤ 注射式洗腦:預設立場的問題。
例如「為什麼最近老闆總是故意針對你阿?」
⬤ 時間顆粒度: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。
在商業世界中,擁有受人尊敬的職業化素養--恪守時間,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。而恪守時間的本質,就是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。
⬤ 勸酒的本質,是服從性測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