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朋友推薦下看完了梁文道的【常識】、【我執】跟【讀者】三本作品。從一個台灣愛書人的角度,推薦程度是【讀者】>【我執】>【常識】。

會注意到梁文道,一開始是看到一篇文章推薦跟「羅輯思維」類似的節目「一千零一夜」,底下一致好評,都說梁文道這節目很有質感。然後看萬維鋼的書「萬萬沒想到」,書中也提到他覺得梁文道對書有獨特的見解;最後又在社交軟體看到朋友分享梁文道的字句,三面夾攻之下,一次借了三本梁文道的書來一探究竟。

 

常识.jpg

三本書都是短篇散文的形式,內容不深可以很迅速的閱讀,維基百科上唯一提到梁文道銷量的作品:《常識》面世一年,即售出20萬冊。但對一個台灣讀者來說,真的相當不推薦。因為它就是將報紙的社論集結成書,都是在講中國的社會事件,且多半是 2006~2008 年的事情,年代有點距離。梁文道小時候在台灣長大,國高中時移民香港,文章中不時流露對中國的熱愛,跟我們印象中討厭中國人的港仔形象有不小的差異。能夠在中國出版當然是政治正確,用著煽情的語氣引用些大思想家的名言,站在普世價值、自由人權的高點發聲。對中國讀者來說應該很新鮮很有吸引力,但對台灣讀者來說這真的沒什麼,我們知道再怎樣的政治正確、普世價值,都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,我們有過爭論、有過實踐、經歷過希望與絕望,我們還多了點冷漠。要譬喻的話大概就像當年龍應台的野火集》主要賣點在其游走於言論管控的邊緣,在那個封閉壓抑的氛圍中立了一個新的政治正確的標竿,但現在不懂脈絡的年輕人來看,一定無法了解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重量。

 

我執.jpg

《我執》應該算是愛情散文,不是兩情相悅的愛戀,而是被提分手後的貪嗔癡慢疑。作者說是他在練習愛情寫作,身邊的人覺得他是失戀了在抒發情緒,讀者為求融入作品,就寧可信其有吧。大概內容就是:求之不得,為什麼啊,我們曾經那麼的好,不是嗎?分手了工作上卻還會遇到,保持表面的和諧是多麼痛苦啊?我去旅行了,我寫信給你,我很好我沒事我祝福你,但我還是不停的在想你。

節錄《我執》中個人覺得很有意境的橋段「距離的消失」:

往日的愛情因為時間的間隔,總是充滿了猜疑,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,也因此需要人付出更大的信心與耐心。你想要的答案不能立刻得到,所以你只好相信,否則就會陷入惶惑之中,難以自拔。
但是現在,我有任何疑問,直接撥一個電話甚至發個短信就行了。假如一個小時以內沒有回音,我便坐立不安;假如是一天,我便能確定沒有回答就是他的回答。
於是我們看不懂老電影,讀不懂老情詩,我們不再懂得愛情了;因為時間不再長遠古老,過去消失,存在的只是不同地點上的同時現在。

讀者.jpg

《讀者》是個人三本書中最推薦的作品,講各種關於書的大小事。例如他找到了專門生產圖書館用的梯子的廠商,興奮的分享給收藏書的朋友;例如他心愛的書借朋友展覽結果被偷了,心疼得要死的情況下回憶那些書跟他的淵源。還有不少書輯、特色書店的介紹,都很讓人心動,而且我們都一樣不懂春上村樹到底有什麼好的XD 朋友很愛書中提到的遊戲<羞辱>,玩法是讓一群知識分子在飯桌上趁著酒意輪流懺悔,說出自己沒有讀過的經典,誰說出來的名字愈經典誰就愈無恥,誰愈是無恥誰就了。聽說那場遊戲的最后冠軍是個承認自己沒看過《哈姆雷特》的英國文學教授。書中一個類似的橋段讓我爆笑出來,立刻拍照分享:

最近我幹過兩件十分無恥的事,我要懺悔,然後我將試圖為自己開脫罪行。
第一,儘管今年為了一個每天介紹一本書的節目忙得不可開交,但我還是在年中一點一滴地讀完了瓦西里.葛羅斯曼( Vasily Grossman)那本厚達八百多頁的《生命與命運》( Life and Fate),實在是部驚人的鉅構,然後我激動地到處和朋友說它有多厲害。每當有人要我形容,我就說:「嘿!它簡直就是史達林時期的《戰爭與和平》,俄羅斯偉大小說傳統的封關之作。你能想像到了二十世紀中葉,還有人會寫《戰爭與和平》那種全景式小說嗎」?聞者莫不肅然起敬,紛紛表示要弄一本回家苦讀。可是,我根本就沒看過《戰爭與和平》

基本上只要是個愛書的人,很難不喜歡《讀者》。看別人跟書互動的過程,自己曾經的那些熱情、執著跟喜悅,都被喚醒了一次,了解到雖然我們都是敝帚自珍,但我們癡狂的有理,我們樂得沉溺其中不可自拔。

 

節錄《讀者》中個人覺得不錯的章節「人類學的必要」: 

《大崩壞》的主旨是每一個社會都有它崩潰的一天,這個崩潰可能是由天災引起,也可能是它的存活方式耗盡了它所需要的自然資源。總之,一個社會如果不能有效地及早地調整自己,就會因為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而衰敗。
紀爾茲的評論很簡單,就是一個社會能不能配合環境的變化去調適自我,還得看它怎麼認知自然環境中的災害。比如說同樣是旱災,一個社會可能會覺得是族人犯罪冒犯了天意,一個社會可能會認為這是惡鬼作祟的結果,不同的社會因此有不同的方法去應對旱災。假如某個社會把旱災歸因於山神發怒,因此不敢再上山砍林,說不定就能因此保存水土,消災解難。為什麼簡單自然如旱災,大家的認知會有那麼大的分別呢?這就是文化在起作用了。

而文化的作用,紀爾茲在其經典《文化的詮釋》(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)裡有個很直接的說法:「它把意義加諸於世界,使得世界可以被理解」。那麼文化又是什麼呢?「它是一套承襲而來的概念構成的系統,這個系統以象徵的形式表達出來。人類透過這套象徵系統可以溝通、保持和發展關於生命的態度與知識」。人類學家要做的就是去把不同文化的象徵系統解讀出來,使大家可以認識不同的文化。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