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701221_1710641315624574_1766197535041877089_o.jpg

個人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偏硬,想不到竟然可以登上《紐約時報》暢銷總榜第一名,美國人對天文的興趣真是超乎我的想像。
之前對於天文物理只有些片段的資訊,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、前陣子佔據很多媒體版面的重力波,暗物質、暗能量、量子物理的各種奇妙特性等。這本書將天文物理的各個面向都統整起來,看過後能讓人對現今天文物理的發展建構起宏觀的框架。終於了解暗物質跟暗能量是不同的東西,兩者佔據了宇宙大部分的質量,且是維繫物理理論架構不可或缺的存在。當然因為涵蓋的範圍太廣,每個單元都只能點到為止,總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感覺。(不過如果講太深入,可能我也看不懂了)對於平常有在接觸天文相關資訊的人,這本書非常推薦,能夠把一點一點零碎的資訊組織起來,真的感覺很棒。但對於平常沒有接觸天文物理的人,應該不太容易吸收。

 

引用孫維新的推薦序:
『這本書的英文原名是「寫給忙碌的人們看的天文物理」,希望給人一種簡單易讀、碎片學習的印象,但其實這本書忙碌的人還真讀不了,因為書中強調的是「天文物理」,這是由天文現象的觀察分析,導出隱藏在現象背後物理原理的過程,嚴格說起來,這個學問是在十九世紀中期光譜儀發明之後,所發展出來的重要領域,比歷經千年、傳統單純的「天文學」檔次來得高太多了,但相對也就不再那麼直觀易懂。
泰森努力用輕鬆的語氣、有趣的比方,來輕量化這本書,但對一般讀者而言,許多天文物理的名詞術語還是高來高去,雲山霧罩。然而對真正想踏入天文物理一窺堂奧的讀者而言,這倒是一本入門好書,因為泰森提到了暗物質、暗能量、星系際物質、多波段觀測,和系外行星,這些新知的確是天文物理在世紀交會間的最新進展!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