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8866462_3613853688636651_723995137459161489_o.jpg

原文名稱:BEHAVE: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

其實大陸翻的副標題比較符合原意:「關於人類最好與最壞一面的生物學」。

是一本很難寫心得的書,本來想說等下冊看完再一起寫心得比較好,但我光上冊就看了半年,等下冊看完應該已經不記得上冊在說什麼了。光上冊就五百多頁,資訊量非常龐大,大量的專有名詞、引用眾多論文以及很多美國學術圈的梗,附註常常可以佔去半頁。從年初的圖書館熱門書籍,需要排隊等超久,到年底已經沒有人借了,還可以續借兩次;個人覺得並不適合學術圈以外的人閱讀。

 

看完書後覺得相當茫然,於是點開「得到」的「每天聽本書」服務,將本書去蕪存菁整理成不到半小時的內容,聽完總算知道自己這半年到底在看什麼了。全書的脈絡是從一個人做出「開槍」這行為開始,探討他行為前一秒、前幾分鐘、前幾小時、他的青春期、到還在母親胎內、社會文化、最後到他的祖先、人類這個物種,這樣一路往前回推,橫跨所有生命相關學科的行為探討。強調人類的行為不能去脈絡化,事發必有因,但是這原因必定是基因、文化、經驗、荷爾蒙、器官、細胞、神經傳導這樣一層層疊加而來,不能期望一個簡單的答案。

得到-每天聽本書-行為

 

開槍行為前一秒:關鍵是腦中的杏仁核,這一塊處理恐懼憤怒的中樞受到刺激,於是驅動行為。

行為前幾秒鐘到幾分鐘:視覺聽覺上的騷亂讓人進入警戒狀態。

行為前幾小時到幾天: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位於這個時間區段,攻擊行為的主角是睪固酮跟催產素。睪固酮讓人採取手段維護地位,催產素則強化敵我意識、讓人排外。

行為前幾天到幾個月:如果受到巨大壓力或創傷,會使杏仁核變大、前額葉萎縮。

青春期:人類出生時大腦神經最多,之後一路減少,一直到青春期結束前額葉都還在修剪。修剪完就等於是「社會化」結束,作者覺得前額葉之所以最晚成熟,是為了讓人能適應複雜的社會規則。

童年和胚胎期:新興領域表觀遺傳學。其實人類基因都大同小異,後天的差異主要都是環境造成,環境會影響人的基因開啟或關閉,母親懷孕期間跟童年的環境都會在人的DNA上留下痕跡。

基因:基因像是一份食譜,實際做出什麼菜還是要看環境。前一陣子的話題作品《天生變態》是一位腦科學家,研究主題是分析心裡變態的腦特徵,他可以透過腦部掃描圖輕鬆區別正常人跟心理變態。結果意外發現自己的腦有著各種心理變態的特徵,他小時候如果受到虐待,長大後高機率成為殺人魔;但如果在正常環境下長大,就跟一般人沒什麼區別。

文化:大腦、基因、文化是共同進化的。人類跟其他物種比起來剛好介於中間,有攻擊性又有社會性,有一夫多妻的特徵又有固定伴侶的文化,看起來處於演化的交口。

 

寫到這裡自己都覺得很亂,書中涵蓋的議題太廣,跨越各學科領域,常常提到學術爭議,把正反方的論文論點都列出來,不下結論讓讀者自行判斷。或許學者的習性就是這樣,但我常常看的頭昏腦脹希望有個結論。

 

開槍殺人這個脈絡讓人想到《異鄉人》的主角,「我殺了人,只因為夏日陽光刺眼太熱。」生活壓迫、母親過世、種族歧視、開槍前的衝突,全都被化約成夏日陽光的荒謬。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「當你解釋某個行為背後的動因時,要非常謹慎,不要輕易評判。」「行為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,不要以為某個大腦區域、某種荷爾蒙、某個基因或者某個童年經驗、某個進化機制可以解釋一切。」

換一個情境,最壞的行為可能轉變為最好的行為。

 

3fac43a4660d475595ef9ed575e6b532.png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