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畏系統》

印光大師文鈔:菩薩畏因.眾生畏果。菩薩恐遭惡果.預先斷除惡因。由是罪障消滅.功德圓滿.直至成佛而後已。
萬維鋼把他加了一句變成「凡夫畏果,菩薩畏因,佛畏系統」。書名已經超出中二的範圍,到了難以理解的程度;但因為是萬維鋼的書,還是借回來看看。
書中收錄了萬維鋼「精英日課」專欄大概五十篇文章,依照主題概略分為八個章節:職業和發展系統 / 學習和研究系統 / 日常做事系統 / 情感人生系統 / 社會是個大系統 / 邏輯講硬道理 / 數學給你最佳解 / 選擇權思維。

「凡夫畏果,菩薩畏因,佛畏系統」
用投資來比喻的話,初學者多半從技術分析入門,看線圖說故事。(果)
比較進階的股民開始價值投資,看財報數據來判斷股價走勢,試圖從指標中找到聖杯。(因)
研究多了發現影響股價的因素太多,產業週期、景氣循環、地緣因素、政治風險,複雜系統無法訂出明確的因果關係。
因此高手幾乎都會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,沒有非黑即白的判斷,一切都是機率,多半是多邊下注,儘量對沖降低風險。(系統思維)

書中的題目很多,有些文章有點無聊,像是針砭中國學術界制度,或是中國的運動員培養機制;跟科學相關的都很不錯,像是講心流、邏輯、布朗運動、傅立葉轉換的章節,都寫得好棒阿;有些看得很爽,像是討論寫《人類大歷史》的哈拉瑞為什麼越來越沒意思,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幾乎沒有任何新東西。

節錄一些有所啟發的段落:

● 取得權力有四個手段:強勢支配行為、政治行為、公益行為、能力(聲望)行為。 做不做壞人跟有沒有權力沒關係,但做個外向的人會對你很有幫助。
● 法蘭克·奈特在他的成名作《風險、不確定性與利潤》提出,利潤源於不確定性的風險報酬。
● 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、最適合、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,從一個個局部最優中,尋找全局最優,這才是不確定世界中的最佳路徑策略。
● 屠龍的少年變成惡龍,創新者遭遇窘境,明星學者的立場失去懸念,這些故事說的其實是一回事,那就是革命者會反對新的革命。正是因爲這個道理,年輕人才永遠有機會。
● 邏輯只是對眞實世界的一個抽象描述,不符合你邏輯的東西,不一定就是錯的,很可能只是你們抽象的方式不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艾格尼斯·卡拉德(Agnes Callard)《渴望:成為的自主過程》

什麼叫青春呢?青春就是充滿渴望的那個狀態。
年輕人沒有穩定的價值觀。他們有很多偶像,他們想成為各種各樣的人。他們其實並不完全理解那些偶像人物做的事情,但是他們勇於探索。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所謂更好的自己是什麼樣的,但是他們反正不想停留在現在的自己這個狀態,他們不論如何都要超越自己。
而探索總是有危險的。比如有個人在銀行有個收入很好的職位,他原本的價值觀是歲月靜好、賺錢養家。有一天,他突然煥發了第二青春,萌生了當藝術家的渴望,為此他決定從銀行辭職,全職學習藝術。
可是學藝術是需要時間的。在舊的價值觀已經不好使、新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,這個人對藝術的決心並沒有那麼堅定。他會有一段迷茫的狀態。
所以青春總是跟迷茫聯繫在一起。
那麼什麼是「中年油膩」呢?就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固定,他再也沒有渴望,他認為他現有的價值觀就是最好的,他所有的願望都只不過是欲望,他鄙視其他一切價值。不再渴望,是青春徹底死去的標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關於死亡:

在巴拉什生物學的視角看來,年輕跟年老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區別,活著跟死去也都是同樣正常的存在。萬事萬物不停變化,留是肯定留不住的,但是巴拉什說「無常」並不僅僅是變化的意思,無常還代表物質的流動性。組成生命的每一個粒子都是環境中因緣際會而來的,生物死後也只是回歸環境而已。
考慮到自己是整個大自然的一部分,死亡也並沒有讓世界少了什麼。有一次,巴拉什在野外偶然聽到護林員用對講機說了一句話,很有佛學精神:「發現阿格尼斯溪有一頭死麋鹿,分解得很好。完畢。」
死亡了,分解了,但是這也很好。


《佛畏系統》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這個進化論的標誌性口號,其實不是達爾文說的,而是赫胥黎在《進化論與倫理學》這本書裡說的。清朝末年的翻譯家嚴復把這本書翻譯為 《天演論》,並且強行概括成一句口號,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青年。但嚴復其實是誤讀了赫胥黎。赫胥黎的本意根本不是說人類社會應該搞弱肉強食、優勝劣汰,他認為人類社會不是動物世界。
而現代科學家發現,動物世界也不完全是弱肉強食的世界。共存、合作、雙贏,也是天道——至少和鬥爭一樣重要,很可能更重要。演化不是軍備競賽,而是和平協議。
我們為什麼總想著災難要來,一門心思應對嚴酷環境呢?創造寬鬆的環境和自由的文化、求新、求變、求多元,面向未來主動探索新領地,這才是過著好日子的現代人更該做的事情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現實中使用的傅立葉轉換,總是失真的。理論上有無限個標準化簡單音調,但現實中我們只用有限個數字描寫一個聲音。這是因爲那些不易分辨的,或者振幅特別低的音調都被省略了。所以對數位化聲音來說,你得知道你面臨下面這幾個限制:

一、你發不出不能用我們選取的那幾個標準化音調描寫的聲音。
二、你聲音的特別細微之處,將會被忽略。
三、所有能傳播的聲音,都是規定好的單純聲音的排列組合而已。

所以傅柯說:「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透過『話語』獲得的,任何脫離『話語』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。」
這就意味著,在傅立葉轉換的視角下,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新鮮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塔雷伯給選擇權做了一個定義:

選擇權 = 不對稱性 + 理性選擇

因爲有不對稱性,你這才是一個特權;而理性選擇是你對特權的行使。理性選擇並不是一個很高的要求,如果你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,你真的不需要太高的專業技能,你只要懂得挑選就可以。沒有特權的人只能勤學苦練,有特權的人看著別人勤學苦練。最成功的老闆常常不是專業水準最高的人,但是他們非常善於使用特權。

創業是股票思維,創投是選擇權思維。你正在研發一個可能一鳴驚人的專案,那請允許我在這個專案還沒驚人的這個時刻,投資一點錢。如果案子不成,我的損失很小;如果案子能成,我保留了上不封頂的獲利可能性。你自己盡心盡力,我享受不對稱性。賈伯斯爲什麼說要「保持饑餓,保持愚蠢」(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)呢?因爲有特權的人不用太聰明,只要胃口夠大就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