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1414035877084.jpg  

《從0到1: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,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》

本書內容主要在講創新與創業。作者 Peter Thiel 是 PayPal 和 Palantir 的創辦人,也是 facebook 的董事。書中敘述的矽谷創業環境,在台灣讀者眼中簡直是天方夜譚,雖然現在都說世界是平的,但很明顯的我們根本不在同一個世界。

 

附上一篇[七個亞洲沒有的矽谷特色] 

1. 一批勇於嘗試新科技的消費者
2. 創造雙贏的文化 (還提到亞洲人愛內鬥 唉)
3. 視創業失敗為一個人的成年禮
其他湊數用

 

作者先分享 1990 年代的網路狂熱,他們在 1999 年經營 PayPal 的策略,是付錢搶用戶,客戶一登錄就給 10 美元,推薦一位朋友還可以再得 10 美元(老鼠會?)。這個策略讓 PayPal 初期成本超高,還好他們搶在網路泡沫的尾聲完成增資,2000 年 3 月募到 1 億美元,2000 年 4 月股市開始崩盤,那斯達克指數從最高 5048 點,跌到 2002 年 10 月 1114 點才觸底。

 

書中挑戰經濟學的假設,提出應該要打造有創意的獨佔企業。經濟學覺得「完全競爭」是一個理想狀態,沒有公司可以得到超額利潤,消費者買到最低價格的產品。作者覺得創新創業,就應該做出差異化 or 好到沒有挑戰者的產品。書中大力讚揚 google,【在商業世界,錢非常重要,有時甚至就是一切。獨佔者能考慮賺錢以外的事,非獨占者不能。在完全競爭下,企業會專注在今天的利潤,無法規劃長遠的未來。只有一件事可以讓企業超越求生的日常殘酷廝殺,就是取得獨佔利潤】。近日台灣食品業頻頻爆出問題,頂新黑心油、統一黑心布丁、鼎王、胖達人等等的假天然食材,在在證明了完全競爭之下,產品沒有差異化,比的唯有 cost down 能力;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,消費者未必真能獲利。

 


就連政府都知道創意獨占的好處,這是為什麼美國政府即使有個部門打擊獨占事業(反托拉斯),也有另一個部門努力輔助獨佔事業(對新發明授予專利)。獨占會帶動進步,因為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獨佔利潤,提供強大的發明誘因。然後,獨佔可以讓發明持續,因為利潤讓他們得以擬定長程策略,投資在競爭公司無法想像、野心勃勃的研發計畫。那為什麼經濟學家,會把競爭視為理想狀態?這其實是歷史遺風。經濟學家從 19 世紀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中借來數學演算,把個人和企業視為可交換的原子,而非獨特的創造者。他們的理論把完全競爭描述為均衡狀態,是因為這樣的模型比較容易建立,不代表這是事業發展的最佳狀態。但值得記住的是,19 世紀物理學預測的長期均衡,是所有能量平均分配、所有事物靜止的狀態,也就是宇宙熱寂說。不管你對熱力學的看法是什麼,這都是很強的隱喻:在商場上,均衡意味靜態,而靜態意味死亡。如果你的產業處於競爭均衡狀態,那你的事業倒閉,對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影響;其他大同小異的競爭者,永遠準備好取代你的位置。在經濟理論外的真實世界,每個成功企業都恰好做到[別人做不到的事]。因此,獨佔並不是一種病徵或例外狀態,獨佔是每個成功企業的寫照。托爾斯泰的《安娜·卡列妮娜》從一個觀察開場: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」。企業則恰恰相反,成功的企業都不一樣,每家公司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贏得獨占地位;倒閉的企業則都一樣,無法從競爭中逃脫。


 

這種競爭的迷思,已經成了一種意識形態,充斥在我們社會,扭曲我們的想法。從小開始的考試測驗,人們努力成為什麼科目都會的通才,以求進入好學校,取得好工作。人與人之間有著過多的競爭,其實只要有一技之長,能夠提供獨特的價值,每個人都有機會取得特定市場的獨占地位。書中強調競爭是破壞的力量,不代表價值,並舉了 PayPal 的例子:1999 下半年 PayPal 的產品跟 Elon Musk 的 X.com 公司競爭,產品特色一模一樣,兩家公司都浪費很多精力在擊敗對手;幸好兩家公司都察覺到科技泡沫形成,金融風暴可能在分出勝負前就先把兩邊都毀掉。不久兩家公司決定合併,讓他們熬過網路泡沫,建立成功的事業。

 

個體經濟學的重要假設:[人是理性的]已經被各種方式推翻,挑戰此假設的書中,[誰說人是理性的?]寫得很有趣,就算沒學過經濟學也可以輕易看完;[快思慢想]則較偏學術,運用實驗證明人類的不理性,需要些經濟學基礎。而總體經濟學中[完全競爭是市場的理想狀態]也被作者的論述反駁,看完本書前半段,讓人有大夢初醒的感覺。

 

後半段則偏向經驗分享,大部分是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,就不在這裡多做敘述。作者信手捻來都是矽谷成功的案例,對於增加商業背景知識很有幫助。書中的想法也很正面,給人積極的能量,獨立思考、妥善規劃、相信自己、創造未來。唯有重新看待世界,像第一次見到它那樣的充滿新奇,我們才能重新創造,並將更好的未來留給後世。

 

 以下為 [罗辑思维 2014我们应该反垄断吗?] 講述內容跟本書很類似,值得一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d祥雲 的頭像
    Cloud祥雲

    飛揚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