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在孔子之前就有了(?)  孔子孟子是代表人物

儒家經典不容易看懂  因為儒家對話的對象是皇權 不是一般百姓  目的是要君王實行仁政

儒家的邏輯缺陷是 雖然主張淡泊名利 (飯疏食 飲水 居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)

但要推銷給君王  又要裝做自己是成功學  「仁者無敵」

經過漢代獨尊儒術  唐代尊道教  五代儒教衰退  宋朝儒教復興

明朝的儒術只剩科舉的用途  經典的解釋權被壟斷、扭曲

於是類似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  把聖經的解釋權從教會還給人民

[心學]也是把經典的解釋權回歸給人民  每個人都有成為聖賢的本性

「聖人之道,吾性自足。向之求理於事物者,誤也」

強調人要立志跟勤學  立志成為聖賢  加上勤奮努力  就有成為聖賢的可能

「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」

人的心意一開始是無所謂善惡的  人要努力提升自己的[良知]來分辨善惡

能夠分辨善惡後  還要為善去惡  也就是「知行合一」

知行二者互為表里,不可分離。知必然要表現為行,不行則不能算真知。


強調[立志][努力][堅定]的【心學】 跟基督新教以及尼采的超人學說 本質上頗為相似

這種強調個人、留下過多解釋空間的學說  常會被極端分子拿來做保護傘

基督新教成立不久  就跟舊教打了幾百年的戰爭

尼采的超人理論被納粹引用來支持其侵略行為

日本「軍神」東鄉平八郎也說他 [一生俯首拜陽明]


努力、堅定,且自以為是[善]的人  往往是最危險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d祥雲 的頭像
    Cloud祥雲

    飛揚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