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中一開始就強調要改變不能只靠意志力,而是要靠技巧。著名的「棉花糖實驗」對一群幼稚園小孩做實驗,發現可以忍耐一段時間來換得更多獎勵的小孩,長大後的發展也較佳。作者指出人們往往以為有些人天生較有意志力,其實人的意志力都差不多,主要差別在後天習得的技巧。作者準備了類似的實驗,但在實驗前教一群受測者分散注意力的技巧,讓對照組衝動購物的比例大幅下降。
書中整理了人們做決定時的六種影響源:個人動機(心中的渴望)、個人能力(克服或滿足心中渴望的能力,要改變習慣需要技巧)、社會動機(其他人對你的影響,所謂的「共犯」)、社會能力(有些人能帶領你改變,那些人就是教練)、結構動機(好比花錢時刷卡沒感覺付現金,否則會肉痛)以及結構能力(環境對你的影響,遠離誘惑自然可以改變壞習慣)。
對應這些影響源,作者們也介紹對應的技巧:
1. 把不喜歡變成喜歡
2. 把不會變成會
3. 把共犯變朋友
4. 逆向操作辦法-給自己一點糖吃
5. 管理生活空間,離壞東西遠一點
最後大概有一半的篇幅在介紹應用案例,戒酒、存錢、改善婚姻、改善職涯、養成運動習慣等等。
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書中一直強調的「要有實驗的精神」,每個人的影響源都不同,沒有適用所有人的方法,不要妄想一步到位,不停的嘗試、紀錄各種方法的效果,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組合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