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jpg

 

看完這本「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」,隨著作者的結尾,覺得自己對存在主義的一段追尋之旅也跟著一起結束了。

 

書中主要角色跟思想有胡塞爾的現象學、海德格談科技對人的影響、梅洛龐蒂談知覺經驗、沙特談自由、卡謬談人生的荒謬、波娃談壓迫… 這些哲學家們雖然都被歸類為存在主義,但他們的想法都不相逕庭,彼此更因政治理念不合而紛紛決裂。作者 莎拉·貝克威爾(Sarah Bakewell)  以類傳記的方式描繪了這些存在主義者們的生活面貌,同時深入淺出的介紹了他們的思想。畢竟他們的思想都有其歷史背景,在時代的洪流中掙扎奮鬥下完成一部部巨著,關於哲學議題有著一脈相承的脈絡,而在政治議題則是時而激進、時而冷酷,轉向轉向再轉向。個人覺得這本書是認識存在主義最好的途徑,讓人避開那些艱澀冷僻的詞彙術語,從哲學家們彼此的互動、從大時代的角度,先得到一個概要的輪廓,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。

 

引用一段作者的結論:

當我最初閱讀沙特和海德格,我並不認為哲學家的個性或生平細節是重要的,因為這是當時哲學界的正統信念,也因為我當時太年輕,沒有多大歷史感。我沉醉於概念,沒有考慮到它們跟事件、跟概念發明者人生的種種奇特資料,到底有什麼關係。結論是不用管人生,概念才是重點。三十年之後,我獲得了相反的結論。概念是有趣的,但人物更是有趣得多。這就是為什麼,在所有存在主義著作中,我讀起來最不會厭倦的,就是波娃的自傳,他展現了人類的複雜性和世界變幻不定的本質。他給我們帶來存在主義咖啡館中的一切狂熱和活力,再加上「雲海之上硫磺色的天空、紫色的冬青樹、列寧格勒白色的夜晚、法國解放一刻的鐘聲、比雷埃夫斯港的橘色月亮、從沙漠升起的紅日」,以及所有其他精緻閃爍的生活萬象。世間萬象盡在於此,端看我們是否有幸能夠經驗它。

 

自由

 

貫串全書的靈魂人物是沙特。沙特說的「他人即地獄」:人皆有選擇的自由,而選擇後就必須負上完全責任。而「他人」會影響你的選擇,讓你在他們的注視裡感到痛苦。

在一、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時間,國家力量遠遠凌駕於個人意志,黑人跟女性在社會上並沒有基本的權利,因此強調自由、強調女性自覺的沙特與波娃成為明星般的存在,他們的思想已經滲入現代人的生活。

 

引用書中的段落:

這些主題中,自由可能是二十一世紀出的一大謎題。在上個世紀,我在成長過程中天真的認為,追求自由這個朦朧的願望,在我這輩子裡會看到它持續更廣泛的實現,不論是個人還是政治的自由。在某些方面確實如此,可是另一方面,在無人能預料的情況下,自由的基本概念在極端處境下受到侵害和質疑,以致我們現在對一連串的問題沒有一致答案:自由到底是什麼?我們為什麼需要自由?社會能容許多少自由?自由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踰越規範的權利?為了換取舒適和方便,我們願意對不在我們掌控範圍內的商業機構放棄多少自由?自由不再是理所當然的。自由的諸多不確定因素,構成了人類根本存在的不確定性。科學書籍和雜誌的訊息向我們疲勞轟炸,聲稱我們已失去掌控能力;我們能做的只是一大堆非理性反應,充其量就是統計學上可預測的反應;所謂有意識的、有掌控能力的個體,不過是幻象。我們被告知,當我們決定坐下來、伸手拿一杯水、投票、或在「電車難題」中選擇救些什麼人,實際上不是真的做出抉擇,只是依循趨勢或聯想做出反應,理性和意志根本無用武之地。如果像這種解說所聲稱,人類真的被生物特質和環境支配,無法控制而機械化的受到愚弄,我們倒是會沾沾自喜。儘管我們抱怨對此感到困擾,實際上卻可能由此獲得某種重新肯定——因為這種想法讓我們擺脫險境。它拯救了我們,使我們免於存在的焦慮,那是隨著我們自認具備自由意志,對自己行為負責而來的焦慮;沙特把這種情況稱為自欺。最近的研究更顯示,那些受到慫恿而自認不自由的人,行為上傾向於不那麼講求道德,也就是把不自由作為道德廢弛的藉口。因此,我們是否真的要認定人生是不自由的,認定我們的存在並沒有人文基礎,並據此塑造我們的未來?也許我們不曉得,我們其實多麼需要存在主義者!

談到這裡,我必須補充,我並不認為存在主義者為現代世界提供了魔術般的簡單解困之道。不論把他們看作普通人還是哲學家,他們都無可救藥的犯過錯。他們各人的主要思想,都包含一些令人不安的想法。一方面因為他們是複雜而飽受困擾的人,就像我們大部分人一樣,同時也因為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扎根於一個黑暗的、道德妥協的世紀。他們那個時代的政治動盪和狂放思維,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烙印,一如二十一世紀的紛擾在我們身上留下烙印。可是仍然有一個理由,叫我們回頭再看存在主義者。那就在於他們提醒了我們,人類存在景況是艱困的,眾人的行為往往是可怕的;但他們同時表明我們的可能性有多大。他們不斷重複自由和存在的問題,這是我們輕易忘記的。我們可以朝著存在主義者指示的方向探索,而不必把他們當作模範人物甚或模範思想家。他們是有趣的思想家,因此更值得我們用心了解他們。

 

死亡

 

這一篇「我們為什麼那麼怕死?到底死亡是什麼?」用現代的話語跟例子闡述沙特的想法,死亡奪走了我們所有選擇的自由,因此我們懼怕死亡。

個人對沙特比較無感,偏愛卡繆。高中時讀完《瘟疫》、《易鄉人》,深陷其中無法自拔;這個世界如此荒謬,在其中掙扎的人們只能毫無保留的接受或放棄。《薛西佛斯的神話》一書,開篇就說:「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:那就是自殺。判斷生命值不值得活,就等於答覆哲學最基礎的問題。」

20622158_1066574756806422_8234787189859643581_n.png

 

高中時我無法回答生命值不值得活?怎麼可能無條件接受這醜陋的世界?自殺的念頭時常在心中徘徊。不過幸好沒有放棄對「人活著的意義」這個問題的追尋。讀了些生物學的書,了解到在細胞、基因的層次,人活著就是為了延續基因、延續物種,生命的意義,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。讀到熱力學第二定律,了解到宇宙朝著最大熵狀態演化,生命是協助宇宙熵值增加的催化劑,活著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,每次呼吸與心跳都在實踐生命的目的。讀了相對論後,了解到時間與空間是同一件事,只要移動速度夠快,便可以到達未來;也就是說過去與未來其實都已經決定好了,我們可以放棄、可以反抗,但並不能改變什麼。

 

超級歪探討人與時間很有深度的影片

 

卡繆在《薛西佛斯的神話》中澄清了「荒謬」這個概念——「世界」本身並不荒謬,荒謬的是人類總要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世界上。「荒謬」必然發生在這兩個點之間:「理想的狀況」和「實際的狀況」,兩者的差距愈大,荒謬也就愈大。隨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增加,「理想的狀況」越來越接近「實際的狀況」,考慮自殺或反抗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少了。除了細胞、物種跟宇宙的層次,人生在世還是會覺得該要追求些什麼,生命是如此珍貴,怎能不好好運用這份自由? 個人非常喜愛的短篇小說《命若琴弦》,讓人印象深刻的段落:『人的命就像這琴弦,拉緊了才能彈好,彈好了就夠了。目的雖是虛設,可卻非有不行,不然琴弦怎麼拉緊;拉不緊就彈不響。』 另一本經典小說《過於喧囂的孤獨》,最後主角將自己投入壓力機中,與他最愛的書融為一體,個人覺得這死法非常的美麗,令人羨慕;就像書中常出現的一句箴言「我們有如橄欖,唯有被粉碎時,才釋放出我們的精華。」 始終在人生旅途上,追求一個答案,讓人願意為了它,將心弦拉緊;讓自己被粉碎,並在其中釋放出精華;讓人覺得光是在路上就充滿意義、隨時回首都不虛此生。

 

 

必須承認《薛西弗斯的神話》我看到一半就放棄了。最近看羅輯思維看到這段:「在这本书的最后,加缪写了一句话:“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。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。”」內心激動不已,跟想像中一樣的結局。謝謝卡謬,謝謝羅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