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標題:金融強權華爾街崛起的大歷史,1653-2016年
本來想參加讀書會而借的書,到手後發現比想像中厚很多,加上雜事纏身,結果來不及在讀書會之前看完,殘念。
本書圍繞著華爾街的歷史展開,而華爾街的歷史基本上就等於美國的金融史。因為時間跨度大,書中充滿大量的人名、地名、金融名詞、指標數字、歷史事件等等,雖然是在看歷史故事,但閱讀過程並不輕鬆。非常建議商學院學生看這本書,可以了解現在檯面上那幾家大名鼎鼎的商業銀行的由來、各種指標誕生的過程、景氣循環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等等,看到過往世界舞台由政府、政治來控制經濟,到現代長成龐然大物的市場反過來引導政府,甚至戰爭都成了經濟對抗的延伸。
紀錄些比較有趣的點:
.華爾街 (Wall Street) 真的是因為蓋了一道牆 (Wall) 來抵禦外敵,而得到這個名字。(Make America Great Again!)
.1979 年杭特兄弟炒作白銀,曾逼的 Tiffany 珠寶公司關閉銀飾部門, Tiffany 在紐約時報上刊出整頁廣告譴責兄弟二人「良心泯滅」。
.Otto Kahn 在 1920 年成為主宰庫恩洛布公司的合夥人,他也擔任大都會歌劇院的理事會主席多年。1930年代,他俊俏的鵝蛋臉,再加上修剪精飾又濃密的髭鬚,讓他被桌遊「大富翁」拿來當作卡通版大亨的原形。
新版書中還補充了 2000 年的 .com 泡沫,以及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章節。兩次危機從數據上來看,跟過往的大型景氣衰退不遑多讓,不得不佩服現代社會政府穩定經濟 (債留子孫?) 的能力越來越強,過往 硬著陸>摔的頭破血流>養傷多年 的過程似乎都被縮短甚至略過,直接把經濟放回成長的軌道。可惜這樣一來,經濟危機後大型財富重分配的過程沒了,資源重配置不明顯,危機後還是同樣一批企業、同樣一批人在有利的位置,年輕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,對整個社會而言也無法期待創新跟轉型。理論上這樣的社會將在跟其他社會的競爭中敗下陣來,但以現今全球化的程度,美金綁住了全世界經濟,各國政府都跟隨美國的文化跟制度,缺乏競爭的情況下,可以預見這種僵固的情況短期內難以有所改變。
另外作者對歐巴馬執政的經濟表現相當不滿,對川普則充滿期待,是平時同溫層中不容易看到的觀點,讓人省思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