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滿著魔力的書,讓人一開始就停不下來;搭捷運時翻開,回過神已經過站了,還害我連續兩天都坐過站。
本書紀錄作者大學時的一段奇幻旅程,他面對未來科系抉擇時,必須思考的哲學問題:「人生的目的?」「何謂成功?」「該如何成功?」然後他不知道為什麼,決定要訪問一些社會上公認的「成功人士」,請他們提供成功的秘訣給大學生。
身為伊朗移民第二代,沒錢沒人脈的情況下,成功人士自然不會想理他。於是他絞盡腦汁嚐試各種方法,一路跌跌撞撞、時而碰壁時而順利。書名是他回想這段旅程的心得,用設法進夜店來舉例,成功的方法有三道門:第一道是大家都知道的方法,跟著人龍排隊;第二道是 VIP 入口,只有名流或富二代能走;第三道門其實就是走後門,撬開窗戶、潛入廚房,毅力、運氣、厚臉皮,想辦法另闢蹊徑。
整本書的過程很像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」,當你真心渴望時,全世界都會幫你。沒錢?參加電視節目,贏得一艘遊艇;沒人脈?亂槍打鳥、死纏爛打,抓到幾個成功案例之後,雪球越滾越大,終於連比爾蓋茲都接受他的訪問。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故事,期望著成功聖杯的少年,一開始就遇到好老師,直接告訴他成功沒有聖杯,唯有一步接著一步前進;年輕人自然是聽不進去,繼續做看似徒勞無功的追尋,驀然回首發現追尋的過程就是成功的聖杯。
書中訪問到眾多名人,其實已經退休的人多半都樂意接受訪問,像是舒格‧雷、史蒂夫‧沃茲尼克、珍‧古德等等;而還在工作的成功人士多半不想理他,像比爾‧蓋茲、巴菲特、馬克‧祖克柏。書中很多概念讓人印象深刻,像是提摩西‧費里斯教導他有禮貌的尋求名人協助的書信寫法、艾略特‧畢斯諾的指數型人生概念、謝家華讓作者當兩天跟班,見識CEO的日常,讓他的員工羨慕不已:
當晚我去找謝家華告別,再次為過去兩天的一切感謝他。
「喔!對了,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怪,」我說,「但你怎麼不讓你的員工也有機會跟著你過一天呢?」
他看著我,臉上不帶任何表情地說:「我很樂意啊!但從沒有人這麼問過我。」
伊朗的家庭觀念跟華人很像,從小灌輸孩子要當醫生、要拿高學歷,作者在逐夢的過程中跟家庭各種拉扯。在設法讓名人同意受訪的過程中,發生很多誇張的事件,像是遇到一位像是騙子,但其實掏心掏肺幫助他的導師;遇到曾在巴菲特手下工作的人,傳授主角巴菲特的決策方法,讓主角在關鍵時刻下定決心,想不到最後神反轉;當主角成功訪問幾個名人,卻苦於自己訪談技巧有夠爛的時候,賴瑞金從他眼前走過,並且答應傳授他訪談技巧(!?)印象最深的,是訪談舒格‧雷的過程,他激勵主角的話語跟舉動,真的非常感人,讓人聯想到《當幸福來敲門》的經典橋段:不要讓任何人奪走你的夢想!
比渴望、願望、夢想更多的是什麼?
舒格.雷.倫納德 (Sugar Ray Leonard)曾奪得六座世界拳擊冠軍,他有一口燦爛的微笑,還曾拍過七喜、任天堂廣告。如果你夠懂拳擊,你就會知道他是個敏捷、出拳快速的藝術家,在一九七六年的奧運會上,還創造出一股席捲全世界的熱潮。
在參加了他的簽書會並且被保鑣推到一旁後,我決定使用費里斯的陌生信件模版聯繫負責舒格.雷公關事務的人。我們見了面,後來她成了我的内應。我寫了一封信給舒格.雷,信中說我十九歲,讀了他的自傳後,我發現他的建議正是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需要的。我的內應把這封信轉給舒格.雷,他讀完後便立即邀請我到他家去。
他穿著一套田徑服在門口迎接我,還帶我參觀他家裡的健身房。我一踏進他家,就覺得自己好像進入電影《阿拉丁》裡的寶藏洞穴,只不過,牆上流瀉而下的黃金並不是那些埋藏的寶藏,而是一塊塊的金陣和炫耀奪目的獎章,上頭還刻著「世界冠軍」字眼,天花板上掛著沙包,啞鈴和跑步機圍繞著位於正中央的蓬鬆柔軟沙發。這些來自金晃晃獎牌和獎章的閃爍光芒很符合舒格.雷的形象。然而我們坐下開始聊起天後,我很快就發覺自己對這些金光閃爍背後所埋藏的故事,根本一無所知。
舒格.雷說,他出生於馬里蘭州帕爾默公園附近的一個九口之家。家中的經濟狀況可說是捉襟見肘,某一年的聖誕節聖誕樹下放的唯一一個禮物,還是雷的父親從工作的超市儲藏室裡偷來的蘋果和橘子。雷的父親在海軍服役時曾打過拳擊,所以雷七歲時也決定要試試看打拳。
他爬進帕爾默公園外「二號男孩俱樂部」的擂臺,要不了幾秒鐘時間,臉上就被打了一拳。鮮血從鼻子汩汩流出,而他繞著擂臺移動時,一雙腿也痛得要命。那天他敗戰而歸,帶著嗡嗡作響的腦袋瓜,回到有漫畫等著的家。
六年後,他哥哥力勸他再給拳擊一次機會。雷回到拳館,然後又被狠狠教訓了一頓。不過,這次,他決定堅持下去。比起其他男孩,他年紀比較小,又比較矮,比較瘦,經驗也顯然不足,所以他知道自己需要找到優勢所在。
某個早上,他穿好上學的衣服,和弟妹們一起走去公車站。黃色校車停靠到街邊,其他的小孩魚貫上車,但雷卻沒有上車。他把背包丟到校車上,緊緊鞋帶,校車開走時,他就在後頭追著跑,就這樣一路跑到學校。那天下午,他又跟在校車後頭跑回家。隔天,他也依樣畫葫蘆;後天也如此。不論天氣炎熱、下雨或下雪,有時天氣冷到臉上都結了霜,他都這麼跑下去。日復一日,他就這樣追著校車。
舒格.雷說:「我沒有經驗,但我有決心、紀律和渴望。」 他才剛說完最後一個字,看著我的眼神突然一變,問是什麼驅策我追逐這個夢想。我們談論了這項任務,舒格.雷讓我覺得很自在,於是我向他坦承,試著搞定這些訪問讓我多麼地挫敗。雷用幾乎看不出來的幅度微微搖著頭,微笑著,好似他明白些什麼我不懂的事。然後,他告訴我一個故事。那是他拳擊生涯中最盛大的一場戰役,而其中的道理恰恰正是我需要知道的。
進入職業拳壇五年後,舒格.雷踏上擂臺,和湯馬斯.赫爾斯(Thomas Hearns,綽號殺手)一別苗頭。赫爾斯不僅從未嘗過敗績,而且幾乎每場比賽都以擊倒對手分出勝負。他最著名的就是攻擊距離很長的左刺拳,能把對手的頭部打得往後彈起,並且為隨之而來,真正可怕,似乎像從天外飛來的致命右拳鋪路。數以萬計的觀眾湧入凱撒宮,更有百萬名電視觀眾為此購買了計次付費的轉播。這場比賽的廣告詞是「世紀對決」,贏家能成為真真正正的世界輕中量級冠軍。
比賽開始的鈴聲響起後,殺手的長距離刺拳就瞄準了雷的左眼。一拳、一拳、又一拳,到後來,雷的眼皮已經變得又青又紫,腫到無法睜開。舒格.雷試著在中間幾個回合重整旗鼓,但到了第十二回合時,他的比分還是落後。舒格.雷精疲力竭前傾著坐在擂臺角落的椅凳上,左眼皮顫動著。他試著把眼睛完全睜開,但卻無法,這也使得他左眼的視野只剩下一半。
他能獲勝的唯一方法,就是越過殺手右拳的攻擊區。這已經夠瘋狂了,在左眼無法完全看得清楚的情況下,這無異是自殺。舒格.雷的助手蹲在他前面,直勾勾地看著他。
「你要輸掉這場比賽了,小子,你要輸掉了。」
這些話點燃了雷體內某種強烈的感受,漸漸蔓延到全身。三十年後,當我們坐在他家沙發上時,他讓這些話彷彿活了過來。
「你的心裡充滿鬥志,你不停戰鬥、不停戰鬥、不停戰鬥,但你的腦袋卻在說,老兄,算了啦,我不需要這些。這表示你的頭腦跟你的心沒有連在一起,他們必須要在同一陣線上才行。每件事都得彼此連結在一起,你才能達到這個境界:巔峰。
「你或許有渴望、願望、夢想,但你需要的遠比這還多,要想到會痛才行。大部分的人都沒達到這種境界,他們從沒挖掘到我稱為『潛藏水庫』的東西,那是你裡頭隱藏的力量。我們每個人都有。不是有媽媽能抬起壓在孩子身上的車嗎?就是這股力量。」
第十三回合的鐘聲響起,舒格.雷從他的角落中衝出來,彷彿血管中的血液都變成了濃縮、純正的腎上腺素。他連續揮出二十五拳,殺手陷在邊繩上,倒地,然後又跌跌撞撞地站起身。雷追著他跑,殺手又再次腳步踉蹌地往後退,這次,鈴聲救了他。下一回合開始,雷又再次全力進攻,用如雨點般,瞄準頭部的拳頭追擊著赫爾斯。殺手舉步維艱,靠在邊繩上。裁判介入,中止了比賽。雷毫無異議地成為了世界冠軍。
這個故事還在空中迴盪,舒格.雷從沙發上站起身,朝門口走去,示意我跟著他,「我想給你看一個東西。」我們走進燈光昏暗的道走廊,他要我在此稍等,然後就消失在轉角。一分鐘後他回來了,手中拿著他的世界冠軍腰帶,腰帶邊緣閃現出柔和的光芒,雷走過來,把腰帶繞上我的腰。
他向後退,給我一些時間沉浸在這個感受裡。
「有幾次人們告訴你『你不可能採訪到這些人』?他們說『想都別想』說了幾次?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,你的夢想不可能實現。如果你有個遠大的目標,那你就得撐住。你要不停戰鬥,會碰上困難,也會遭受拒絕;但你得不斷嘗試、不斷奮戰,你必須要使用你的潛藏水庫。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是可以辦得到的。」
「當我在信裡面看到你說你十九歲時,我就想起了在和你一樣大時的感受,那時的我很有幹勁,充滿渴望,非常飢渴。我很想要奪得金牌,勝過任何一切。當我看著你時……」他停了下來,走向我,用手指著我的臉,「不要讓任何人把它奪走。」
到底該死的是怎麼一回事?
我砰地關上筆電螢幕,在儲物櫃來回踱步,但這地方實在小不拉機,反而更令我覺得挫敗。我拿出手機,傳了簡訊給艾略特。
需要建議。你在嗎?
手機都還沒放下,鈴聲就響了起來。 「也太快了吧!」我說。 「當然快,」艾略特回我,「怎麼了?」
「我快瘋了。蓋茲的幕僚長告訴我要累積動能,所以我就這麼做了;葛拉德威爾提到轉捩點,我就努力達成。我一直以為,只要訪問到蓋茲,其餘每件事就會水到渠成了。可是現在根本就沒有比較好!」
「你這個白痴!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你就一直問蠢問題,我那時就告訴過你根本就沒有轉捩點這種東西。要達成目標,都要靠一小步一小步累積起來的。」
我無話可說。他確實這麼說過。
「你只有事後回想時才會看到所謂的轉捩點,」艾略特補上一句,「你在泥濘裡時是不會感覺到它的。所謂的創業家,就是不斷推擠,而不是轉東轉西的。」
「好吧,我懂你要說的,」我說,「但你知道什麼讓我最不爽嗎?這些拒絕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!他們總是這麼說:『哦!我們很喜歡你在做的這件事!很可惜他的行程實在太滿了!」他當然忙啦!蓋茲也很忙!如果他真的想做某件事,他就會撥出時間來。我不只是被拒絕,他們連拒絕我的真正原因也不肯跟我說,我該怎麼辦?」
「老弟,這就是我的人生寫照啊!這就是所謂的『狗屁拒絕』。我每週都會聽到上百次。你就是得建立人流庫,這樣當某個人狗屁拒絕你的時候,你手上還有另外三十個人可以進攻。」
「你知道為什麼建立人流庫有用嗎?」艾略特繼續說,「一年半以前,那時你寫信給我,要我給你一些建議。但你不知道的是,一個月以前我許下了想成為某人導師的新年願望。」
我聽得目瞪口呆。
「 很瘋狂,對吧?你絕對不可能知道這個。我的重點就是,我很確定你不只寄信給我尋求建議。你可能問過十來個人,但就因為這個你無法預見的外部原因,事情就這樣成了。你絕對不可能知道人流庫中的那些人目前的生活情況如何,你也不可能去預測他們的心情或他們今天是否特別樂於助人。你只能做一件事:掌握自己的努力。」
「但如果人流庫裡面發生的三十件事通通都不管用,塞住了水管呢?」 「那你就得做兩件事:一,拉大格局;第二,改變思維。」
「拜託,老兄,不能給我一些比較具體的建議嗎?」
「我沒辦法給你所有答案,但我可以舉個例子給你聽。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那場峰會活動,剛開始我們竟然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來做主題演講的人。大家都說他們很忙。 TOMS 的麥考斯基(Blake Mycoskie)也說不能來。完全是一場災難。所以呢,我們拉大格局,比爾·柯林頓;同時,也得改變思維,替柯林頓的基金會籌辦一場募款餐會,這麼一來,他就非出席不可了。等他確定加入後,我們就打給先前已拒絕過一次的西蒙斯 (Russell Simmons),詢問他是否願意擔任介紹柯林頓的引言人,這麼一來,他也答應了。接著,我們又把活動安排在透納(Ted Turmer)剛好會待在華盛頓的那段時間,而既然柯林頓已經答應出席,透納也就點頭了。然後,我們又回頭去找麥考斯基,他還是說自己排不開行程,於是我們轉了個彎,改邀他和他的偶像透納一起主持問答流程,當然,我們早就知道透納是他的偶像。磅!所以麥考斯基也加入了。你就是得提出人們無法拒絕的提議。」
我腦中突然有了個點子:「我在想......」 「好啊!」 「我還沒說完,我在想......」
「好啊!好啊!好啊!不管你在想什麼,答案都是『好啊』。人們才不想要平凡無趣的垃圾事,你得要拉大格局、改變思維。不要一輩子都『在想』,付諸實行就對了。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