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9849457_4765074280181247_981546391399188986_n.jpg

舊版書名《聰明的爸爸》、《老三甲的故事》

長輩贈送的書,長輩是標準的外省人,想不到會送這麼台灣味的書給我。

作家嶺月生於1934,如果現在還活著會是八十幾歲,是我們祖父母輩的年紀。雖然本書被列為兒童文學,寫的是小孩子的故事,但是那個年代小孩面臨的族群身份認同掙扎、戰爭的殘酷、求學跟生活的艱難都不是現代人可以想像的,有時甚至覺得內容有點獵奇,不時會猶豫給小孩子看這些真的「大丈夫」嗎?

鹿港少女基本上是嶺月的自傳,第1集是主角丁淑惠小學時的故事,第2集則是淑惠升上國中的故事。台灣於1895年割讓給日本,淑惠的爺爺奶奶成長於清朝時期,自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,奶奶輩還都裹著小腳。父母輩雖然成長於日治時期,但日治初期是種族隔離,台灣人是次等公民,所以父母輩也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,厭惡著日本人。到了淑惠這一輩,日治後期戰爭開打,開始皇民化運動,要求改日本名、說日語、過日本節日,小孩子跟長輩開始出現代溝跟認同的衝突。

義務教育的初衷:建立民族認同、控制大眾思想、鞏固階級體制、生產順從公民。

顯然日本的義務教育很成功,直到天皇宣佈投降,大人們歡欣鼓舞慶祝,小孩子卻哭著說:「我們不是日本人嗎?我們戰敗投降,大家為什麼高興?」戰爭過程中經歷的政治教育、物資管控、飛機轟炸,各種各樣的事件讓人目不暇給。最後戰爭結束身份轉換,曾經欺負人的警察被報復,原本身份高人一等的日本人開始變賣家產,男老師去拉人力車,跟主角感情很好的女老師到街上賣烤玉米,讓人看的不勝唏噓。

第2集主角升上國中,剛好國民黨接收台灣。第1集對日本人的統治有很多文化比較跟內心戲,很精彩;第2集則顯得顧慮很多,畢竟本書出版在戒嚴時期,必須要有所隱晦,跟第1集比較起來落差不小。

淑惠考上彰化女中,開始了通車上學的日子;當年沒有瓦斯,燒柴做飯一餐要花上兩小時(!?)從鹿港搭火車到彰化要一個多小時,所以媽媽早上四點要起床做飯,才能讓孩子到學校有午餐吃。學生們基本上只會台語跟日語,老師們則是從中國各地來的,口音各不相同,學生上課面臨看不懂也聽不懂的困境。國語講不好就算了,想不到淑惠連講台語,都被同學嘲笑鹿港口音很奇怪,什麼?鹿港可是「一府、二鹿」的文化古都,你們笑什麼笑,莫名其妙!

相對安穩的過了兩年後,時局又開始動盪,校長老師們被當成思想犯抓走,為了因應大量軍民撤退來台,開始徵用學校,班級、學校互相合併,最後索性畢業證書發一發,大家直接提早畢業。

兩本書用小孩的視角,平鋪直述沒有太多技巧也沒有艱深的文字,但是各種戲劇性的情節走馬燈般不停輪轉,經歷過大時代的人,自傳看起來比小說還精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