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2393274_4864345160254158_8907951354320268246_n.jpg

朋友推薦的書,內容是作者在德國柏林的「社會觀察」,其實就是部落格或報章雜誌的專欄文章集結成冊,受到廣大迴響,還有文章被法國中學教科書收錄。

內容涉及的題目很廣,前十篇都圍繞著「愛」這個主題,閱讀體驗跟《脆弱的力量》很像:疑,這邊「脆弱」的意思,怎麼跟前面講的不一樣?疑,怎麼沒有推導過程,這個結論打哪來的?明明每個字都看得懂,但是合在一起卻不知道他在講什麼?是不是我的理解能力有問題?把「脆弱」換成「愛」就是前十篇的心得,閱讀時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棄坑?

還好結束前十篇後進入其他主題,有漸入佳境的感覺。後面章節的主題,討論到年輕人普遍會面對的問題:工作沒有意義、低薪、吝於全心投入一段關係、晚婚晚生甚至不婚不生、網路成癮、長時間投入社交軟體、隨波逐流、讀寫能力低落、各種心理疾病等等。討論的題目太多太廣,自然不會很深入,都是點到為止,也沒有解決方案;主要是讓人開啟一個思考的切入點,作者的幽默諷刺(酸言酸語)不時讓人會心一笑。


Lesung-mit-Michael-Nast-2.jpg


作者個性介於屁孩跟憤青之間,害怕寂寞、喜歡聊天跑趴,享受著「作家」這個身份,時常會憤世嫉俗一番;求學時應該是標準的現充,身邊女伴不停更換,恐懼衰老、不願長大、不參加同學會,以免現實中同學的老態會破壞回憶以及自身的形象。喜愛跑趴、熱衷與人建立關係的人不少,但是這種極端外向型的人會寫作的很少,畢竟閱讀跟寫作對他們而言應該是件苦差事;難得看到這種第一手的酒色財氣作品,看作者奮力疾呼政府無能、年輕人沈迷低俗娛樂內容失去靈魂,時而 party animal 時而憤青的反差,還蠻新鮮有趣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