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2328437_4873244022697605_5273912655050048848_n.jpg

很厲害的小說,篇幅不長,開頭就揪住讀者所有思緒,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氣看完。故事從作者遇到老人福貴及他的老牛講起,讓福貴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述說他的一生。

福貴生在富貴人家,取了漂亮的妻子家珍,老婆懷上第二胎即將臨盆時,他還是吃喝嫖賭樣樣都來,最後在賭桌上輸光家產,父親氣死、母親重病。那時是國共內戰時期,福貴在進城幫母親找醫生的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,一去就是兩年,大難不死回家發現母親已過世、女兒鳳霞生了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。之後共產黨土地改革鬥地主,之前賭贏福貴所有家產的龍二,被當作地主殺害;福貴看似因禍得福,正因為當初賭博輸掉家產,才保住了性命。但這個「福」卻也很悲哀,接踵而來的大躍進、大飢荒、文化大革命,兒子有慶過世、戰友春生自殺、家珍長期臥病在床,活人跟死人的界線越來越模糊。終於等到鳳霞出嫁,女婿二喜相處融洽,過了一段溫暖的日子;想不到過不久鳳霞難產、家珍過世、二喜也發生公安意外死亡。留下福貴跟孫子苦根相依為命,最後苦根也意外過世,獨留福貴在回憶中緬懷過去。


 



余華序:

前面已经说过,我和现实关系紧张,说得严重一点,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內心的愤怒渐渐平息,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,是一种排并道德判断的真理。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,不是控诉或者揭露,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,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,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,对善和恶一视同仁,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。

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,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《老黑奴》,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,家人都先他而去,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,没有一句抱怨的话。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, 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,就是这篇《活着》,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,对世界乐观的态度。写作过程让我明白,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。

麦田新版序:

《活着》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,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,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,其他什么都没有,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,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,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, 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,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, 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,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,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……

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,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; 而我自己写下的作品,有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。《活着》 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: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,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。

我想,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写作给予我的酬谢。

 



國共內戰到改革開放的時間線,貫串一生的敘事方式,閱讀過程常想到莫言的《豐乳肥臀》。《活著》也是一本傑作,但是跟《豐乳肥臀》相比,仍然顯得缺乏力道,角色有點扁平。《活著》一開始紙醉金迷的日子、日常生活中的溫情點滴、對聾啞人的描繪,以及被病痛折磨邁向死亡的過程寫得非常好;相對的大山大海的部份就有些落差,戰爭、飢荒、批鬥的橋段讓人有點出戲。若想看大時代將人性扭曲到極致的作品,還是首選莫言。

 

电影活着.jpg
福貴經歷苦難的一生,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結局,卻能堅毅淡然的敘說往事,這種反差讓人有種不協調的感覺。查到本書有翻拍成電影,張藝謀導演;電影改編了不少情節,最大的改動是最後收在福貴、家珍、女婿二喜和孫子四人相依為命,結局還是給了觀眾溫暖的希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