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BA.jpg

副標題:兩百萬留著創業,MBA自己學就好了!


MBA 是企管碩士學位,如副標題所說,本書主打自學 MBA,開頭花了不少篇幅闡述為何自學 MBA?因為現在學校的 MBA 教育:
1. 太貴  2. 太花時間  3. 教的東西已經過時
讀完 MBA 的好處只有學歷跟人脈。

作者的自學 MBA 網頁如下,網頁上有很多相關資源,以及其自學 MBA 推薦書單:
https://personalmba.com/

身為企管系的畢業生,必須說他列的缺點蠻中肯,只是台灣的情況不太一樣。一是台灣的好學校都是公立,學費比美國便宜非常多;二是台灣學歷通膨,大學錄取率已經要挑戰100%了,想進稍微知名的企業,碩士學歷是基本門檻,半導體產業很多限四大碩士。企管的內容多半是針對大公司,沒有學歷連門檻都過不了,後面就不用談了。
MBA 教學內容部份,學校教育內容確實是已經過時,管理學經典多是工業革命初期的產物,本書整理的資料比讀五管實用多了。
所以本書目標客群應該是需要企管知識、時間有限、不是很需要學歷跟人脈的人,可能是創業家或公司管理層。

書中分為十一個大章節:價值創造、行銷、銷售、價值交付、財務、人心、善用自身的能力、與人合作、了解體系、系統分析、改善系統。
十一個大章節由271個小節組成,每一小節有一小段引言、一兩頁內容,適合零散的時間閱讀。

引言的部份常常讓人會心一笑,像是:

「人們想買的並不是1/4 英吋的鑽孔機, 而是牆上1/4 英吋的那個孔。」 ——哈佛商學院教授西奧多•萊維特(Theodore Levitt)

「人類的潛能從未完全發揮,今後也不會。至於爲什麼,如果你一定要問,我的答案是兩個字:開會。」  ——戴夫•貝瑞 (Dave Barry),喜劇演員,報紙專欄作家

「為什麼每次我只要一雙手,上面都得連著個腦?」  ——亨利•福特(Henry Ford),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,生產線的先驅

 

以下節錄幾篇個人覺得很有啟發的小節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管理

「管理就是把事做對,領導就是做對的事」  ——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,現代管理理論之父

在商學院裡,科學管理這四字已是老生常談,而科學管理需要高學歷、高度專業的管理人才才能進行。但事實上,管理是沒辦法學也沒法教的,教室能傳授的只是幾個大原則,真正派得上用場的技巧只能透過經驗累積。
管理(Management)很單純,但絕不簡單。說到底,管理是要統合一群人來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,同時又得因應隨時發生的變化與不確定性,這兩者我們後面都會加以討論。管理就像在暴風雨中的海面上掌舵,你能做的只有把舵往左或往右轉,非常簡單,但到底要往哪轉、轉多少、何時轉,就是經驗與技術的考驗了。
以我們目前所知,實務上的管理有六個基本原則:

一、團隊要小、素質效率要高。相對優勢說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,但人才分成許多種。要事半功倍,你必須在團隊的組成上多用點心,針對任務的特性尋找適合的人才。不要把工作小組搞成「大組」,在三到八名核心成員之外再增加員額,只會增加不必要的溝通成本。小而美,少就是多,是最理想的狀況。
二、把希望達成的最终结果、每個人的職責,還有目前的進度說清楚。隊上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指揮官的意圖、知道事情背後的理由,也一定要知道自己該完成的是哪個部分。否則旁觀者的冷漠就會趁虛而入。
三、尊重每個人。時時把黃金三原則——感激、禮貌與尊重放在心上,掛在嘴上,你的同事或下屬才會覺得受到重視,你也才能成功扮演領導者與管理者的角色。你的團隊成員愈是互相支持,正向的結黨效應就愈能發酵,你的小組也就會益發團結。
四、創造出環境讓所有人都能發揮最高的生產力,然後就放手讓他們去幹、去闖。好的工作環境必然善用指導結構,必然提供最好的設備與工具,必然確保環境有利於團隊工作的開展。要避免資源與能量虛擲在認知轉換懲罰上,盡量避免團隊的工作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,包括莫須有的官僚作風與沒必要的會議。
五、規劃進度切忌不切實際,不要期待事情都會很順利。規劃進度可以積極、可以大膽,但千萬不可以忽視潛伏的不確定性與計畫謬誤。這兩個程咬金都有本事讓你的計畫變成笑話,甚至是神話。因時、因地制宜,見機調整計畫,才是最好的計畫,多用帕金森定律去摸索方向,做出必要的取捨。
六、衡量工作的進度,藉以判斷你當下的策略有沒有成效。如果成效不彰,便可以當下改弦易轍。有效管理一項很大的迷思,就是可以省掉學習曲線。這樣的心態假定你的計畫一開始就是完美無瑕,參與的人可以完全照本宣科,但這樣的想法與事實完全是背道而馳,南轅北轍。實際上,有效管理的內涵應該是一種學習計畫,帶有做中學的意味,亦即做到哪,學到哪,調整到哪。建議用一組精簡的關鍵表現指標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;心法199)來持續衡量工作的表現,如果測量的讀數不盡理想,你就應該實驗新的策略。

力行上面說的這一套方法,你的團隊絕對能展現高效率;做不到上面說的,你想達成任何目標,談何容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溝通成本

「人類的潛能從未完全發揮,今後也不會。至於爲什麼,如果你一定要問,我的答案是兩個字:開會。」  ——戴夫·貝瑞 (Dave Barry),喜劇演員,報紙專欄作家

高水準的外科手術團隊、特種軍事單位或職業運動隊伍之所以都小小的,而且做的事情非常單純,並不是巧合。時間都花在溝通與協調上了,還會有什麼效率可言!

溝通成本 (Communication Overhead) 是你用在與團隊成員溝通,因而無法去真正工作的時間。爲了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在狀況中,溝通絕對必要。團隊的規模愈大,成員愈多,所需要的溝通與協調也就愈多,隨著團隊擴張,成員人數變多,溝通成本就會呈等比級數增加,最後大家就會變成時間都花在溝通上,根本沒有時間去執行溝通的内容。因此團隊的人數存在一個魔術數字,超過這個數字,人多好辦事就不成立了,這時候每多一個人,團隊的效率就會降低一點。

大公司之所以效率差,就是因爲溝通聯繫的成本太高。與五到八個人共事,你大概就得花八成的力氣在聯絡事情上,因爲除非所有成員都全盤了解小組的目標、計畫、分工與流程,你的任務是沒辦法真正執行的,任務沒辦法執行,小組也就不會有任何成效。

這樣的戲碼,我在寶鹼的時候天天上演。我的職責中有一項是要開發出一個全公司適用的策略,希望能藉此策略來評估集團內行銷手法的成效良窳。但寶鹼是家跨國集團,業務遍及全球,因此不論我提出的是什麼樣的方案,都必須徵詢集團內不同單位多達數十名主管的意見,甚或還需要得到他們的批示,才能夠眞正開始推動落實。

而不意外地,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意見,而且這些意見往往南轅北轍,相同的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見被採納,但同時又不會因此被分派到額外的工作,也不需要去負責找錢。結果我全心全意整整忙了三個月,集合所有人的意見拼湊出一份我認爲可行的方案;換句話說,這三個月沒有任何的實際進度,因爲身爲專案負責人,我99%的時間都在與集團內所有可以對這案子置喙的人聯繫,而這,就是寶鹼所付出的溝通成本。

 

劍橋大學的麥可,蘇特克里夫博士(Dr Michael Sutclife),提出了「官僚體系崩解的八種症狀」(8 Symptoms of Bureaucratic Breakdown),好發於溝通成本過高的團隊當中:

一、隱形決策:很多決策是怎麼做出來,在哪裡做出來,完全沒人知道,決策過程一點都不透明,標凖黑箱作業。

二、不了了之:太多工作有頭無尾。

三、協調癱瘓: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問過所有的單位,效率不彰。

四、了無新意:團體決議,權責不清,就像吃大鍋飯,創見少、發明少、橫向思維少,業務推動沒有方向,動不起來。

五、小題大作:小事情變成大事情,瞎忙一氣。

六、中央地方互相掣肘:總公司與分公司爲了發號施令,誰聽誰的吵來吵去。

七、有反效果的工作期限:截稿日期喧賓奪主,變得比工作的品質還重要;只要在期限內完成就好,至於完成了什麼,那又是另外回事。

八、化主動為被動:員工變得只對命令有反應,什麼事情只要丟在桌上就有人做,但多了也沒有,除了交辦事項,還是交辦事項。

 

如果你每天上班看到的狀況跟上面一樣,那你所屬的團隊就生病了,病因正是溝通成本過高。

要解決溝通成本過高的問題,方法不複雜,但要做到並不容易。這方法就是核心人事盡量精簡。這麼做,很多人會被排除在決策圈以外,但就是要這樣才會有效。決策圈大,意見多,絕對得不償失。把閒雜人等請出團隊,絕對可以讓團隊重新認識什麼叫做事半功倍。

很多人對何謂有效的團成合作進行研究,事後都建議三到四人的大小最剛好。在《腦力密集產業的 人才管理之道》(Peopleware) 書中,具有專案經理身分的作者湯姆狄馬克 (Tom DeMarco) 和提摩西, 李斯特(Timothy Lister) 建議在團隊的建立上遵循「菁英制」與「精準性」這兩個原則。團體小會比大有效率,因爲溝通成本較低;精準地根據所需要的能力來挑選少數菁英加入團隊,每位成員對團隊帶來的產能助益,就會大過他們加入所衍生的溝通成本。一旦員額超過八人,新增成員就會得不償失。

 

希望團隊表現發揮到極致,就讓團隊保持「小而美」,人不多,但大家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,不用廢話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計畫的謬誤

計畫的謬誤 (Plunning Fallacy) 指的是人會自然而然去低估完成一項工作所需要的時間,工作愈是複雜條件之間的交互影響(Interdependencies;心法193)就愈大,而各項因子間的交互影響愈大,事情出意外、不按牌理出牌的機率也就愈大,計畫事情的時候,我們常常會想像最完美的狀況,進而低估了計畫出差錯的可能性,以及彌補過錯、重回正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與時間。很少有企劃案會在裡面附註說:若遇專案經理染病(如單核球增多症),計畫完成日將遞延一個月。

多數計畫之所以不精確,是因為嚴重低估打混 (Slack) 的時間,如果你負責的企劃案相對複雜,那預留個幾個月的打混時間,並不過分,因爲過程中你可能會遭逢到意料之外的延誤、休假、生病、或是其他想都想不到,狗屁倒灶的奇事,隨便來個幾樣就會讓結案遙遙無期。

但是要這麼做,其實是項很大的挑戰,因爲這樣的觀感很差,一副還沒開始就準備要摸魚的感覺。看到在企劃裡預留了三個月的緩衝,任何執行長客戶或協力廠商都會直接送你一句:「這是在搞什麼?工期已經夠長了還給我緩衝三個月是怎樣??」但把緩衝拿掉,結果就是工期延誤,計畫變成一場空談。

計畫固然不能非常精確,但這並不表示計畫沒用。只不過計畫的用處不在於精準預測,而在於計畫的過程能夠讓你更了解案子的需求、影響因素,還有牽涉到的風險。軍人出身的美國前總統艾森豪(Dwight D, Eisenhower) 的傳世之言是這麼說的:「戰爭永遠不會照著計畫走,但沒有計畫你打不贏戰爭……計畫本身沒用,但計畫的過程很有用。」計畫的價值在於心智模擬:計畫所需的思考過程。 計畫還是可以計畫,但不要妄想事情會完全符合計畫,反正有空就趕快做,事情自然會完成在該完成的時候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中道

經商絕非易事,你得是藝術家,也得是科學家。

中道 (Middle Path) 是太過與不足之間的永續平衡,也就是所謂的「減一分則太瘦,增一分則太肥」,中道所追求的境界,就是剛好。這聽起來並不難,難是難在沒人能告訴你中道在哪裡,你必須自己上路走走看,才能體驗出屬於你自己的心得,很多人能做生意賺到錢,但要真正在商場上發光發熱、有傲人的成績,你必須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,找到剛剛好的那一點,找到那個微妙的中道。

遇到事情最好的處理辦法,往往就落在「太少」與「太多」之間。就像做菜不能全靠食譜一樣,做生意也沒有規則可循。在廚房裡的你可能知道這道菜需要哪些材料、需要哪些技巧,甚至需要哪些工具,但真正開火煮起菜來,那又是另外一回事,那需要的是專注,是用心,是火候,是調味的拿捏。

沒有人能真正做到全然的「成竹在胸」,沒有人動手前有百分百的把握成功,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害怕事情不能盡如人意。很多人功成名就,正是因爲他們能忍受不確定性,能忍受害怕,能從錯誤中學習,能不中止嘗試新事物。

對所有一心向上的人,我有個良心的建議:找到中道,追隨中道。找到平衡,你就能關關難過關關過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實驗精神

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好,讓公司更好,但我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做,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。這時我們所需要的,就是一種實驗精神 (Experimental Mindset)

只有不斷地實驗,我們才能找到有效的做法。往往,我們要學會一樣事情最快,也是唯一的辦法,就是跳下去做、去嘗試。一開始你一定會覺得難、覺得很掙扎,但這是必經的過程,是你必須忍受的陣痛,沒有第二條路。下定決心去闖、去嘗試,絕對會比你在旁邊看學得快。

人必須由做中學,甚至最好能從錯中學;只要別讓自己萬劫不復,那錯誤絕對會是我們最好的老師。知道哪些做法沒效,你就會更接近有效的做法。失敗是一時的,過程中學到什麼才是重點,只要成功一次,多少次的跌倒都會值得。

你可以把實驗想成是在玩,但又能學到東西。做生意不用太嚴肅,不用一想到犯錯就覺得緊張兮兮、就動彈不得。選擇追求自我,就一定會犯錯,而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權利,每項錯誤都是你的良師益友,都能讓你更有實力去看清未來、面對未來。

希望日子過得很充實、很滿足、很成功,實驗精神絕對不可或缺。你愈是勇於嘗試,勇於實驗,學到的東西就會愈多,你的成就也會愈高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